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0月21日電 21日,2022年度國考報名進入后半程,網上報名迎來高峰期。不少報名階段的熱門崗位競爭程度不斷攀升,西藏阿里地區的一個職位,目前報名人數已經超9500人,其中,2800余人已通過資格審查。
邊遠地區出現了“熱門崗位”
本月15日開始的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22年度公務員招考報名已進入第7天,報名即將進入最后階段,國考報名的人數不斷增加。
每年國考報名階段都會出現考生扎堆報考的崗位,今年也不例外。國考報名進入后半程,多個熱門崗位競爭比超過了2000:1。
例如,全國總工會下的中國機械冶金建材工會“辦公室一級主任科員及以下”一職,計劃招錄1人,截至21日18時,過審2567人。
國家稅務總局得榮縣稅務局“一級行政執法員(二)”一職,計劃招錄1人,截至21日18時,過審2348人。
此外,因報名熱度高一度登上網絡熱搜榜的西藏阿里地區郵政管理局“一級主任科員及以下”一職,計劃招錄1人,截至21日18時,報名人數已經超過9500人。其中,2856人過審,6661人待審。
該崗位主要工作內容是郵政行業監督管理,不限專業,不限政治面貌,學歷要求本科及以上,對于服務基層項目工作經歷無限制,對于基層工作最低年限無限制。
“按照以往經驗,報考條件較為寬松的崗位競爭一般比較激烈,但是報考階段的熱門崗位,往往進入面試難度也大,考生應認真比對報考條件和自身優勢,慎重選擇,避免盲目跟風報考。”華圖教育研究院專家鄭文照分析。
國考熱下的冷思考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崗位報名熱度攀升的背后是不少考生所持的“練手”心態。
天津某高校的奚緣(化名)這兩天報名了2022年度的國考,受到專業限制,奚緣能報考的崗位并不多,便硬著頭皮選了一個報名人數比較少的崗位。“報考也就是想去現場感受一下考題,另外有些省份的選調會參考國考的分數,分數達標可以直接參加面試,我去考試就是想要個分數。”
另外還有部分考生因為國考時間與招聘或選調時間沖突而放棄國考。北京某高校的趙靜(化名)去年報名國考并通過了資格審核,但最后因筆試時間和一家單位的筆試沖突選擇了棄考。趙靜覺得,和四五百人競爭一個職位,一點優勢都沒有,還是去參加公司的筆試把握大一些。
“不過我本身就是抱著先報再說的心態報名的,算是多給自己一個選擇的機會吧。”趙靜說。實際上,不少考生像趙靜一樣,僅僅把國考當做未來的一種出路,而非唯一選擇。
其實,觀察近幾年國考的數據可以發現,國考筆試的棄考現象一直比較突出。
以2021年度國考為例,在報名階段共有157.6萬人通過資格審查,筆試當天共有101.7萬人實際參加考試。2020年度國考共有143.7萬人通過資格審查,96.5萬人實際參加考試。
蘇州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錢玉英表示,之所以有那么多人選擇將國考作為一種備選,除部分公務員待遇不錯、發展前景廣闊外,還因為公務員考試公信力強,具有制度化、規范化的特點。“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足夠優秀者能夠在公務員考試中脫穎而出,這也從另一個側面造就了國考熱”。(任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