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太原10月26日電 從系統性、塌方式腐敗中走出的山西高壓反腐依舊。26日,中共山西省第十一屆紀律檢查委員會工作報告顯示,過去5年,山西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全省立案12.6萬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1.9萬人,移送審查起訴3336人。
山西省紀委書記、省監委主任王擁軍在報告中表示,近年來,山西查辦了王偉、張清河、潘軍峰、李永宏等一批嚴重違紀違法人員,全省立案12.6萬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1.9萬人,移送審查起訴3336人,挽回直接經濟損失54億余元。
過去數年,山西政治生態由“亂”轉“治”。作為監察體制改革“試驗田”,山西率先組建成立省市縣監察委員會,與同級紀律檢查委員會合署辦公。其間,山西反腐高壓依舊。
針對重點領域,山西開展地方金融系統反腐敗攻堅戰,一年時間立案并留置金融系統公職人員130人,已移送審查起訴110人,查明違紀違法所得27.89億元,收繳、查封、扣押、凍結涉案款物折合76.73億元。
在懲治司法腐敗方面,山西結合掃黑除惡“打傘破網”和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全省立案9856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7724人,移送審查起訴384人。
國有企業在山西區域經濟中占比較高,自然也是反腐敗重點之一。王擁軍表示,針對國企領域腐敗案件,山西建立省管企業境外腐敗治理機制,全省立案6314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7480人,移送審查起訴226人。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山西老牌國企,太重集團先后有7名高管落馬。
此外,在追逃追贓方面,山西追回外逃黨員和國家工作人員27人,“紅通人員”9人,“百名紅通人員”1人,追回贓款3億余元。(記者 李新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