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五,受冷空氣影響,隴原大地飛雪迎春,銀裝素裹。
上午7時50分,蘭州中心氣象臺的工作大廳里,氣象預報員們紛紛就位。按照慣例,全國網絡天氣預報每日會商將在10分鐘后開始。
“這幾天陸續進入返程高峰,我們的預報必須更及時、更準確。”說話的年輕人,是近十年來蘭州中心氣象臺最年輕的首席預報員——孔祥偉。
34歲的孔祥偉畢業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離開校園,他沒有回山東老家、沒有留在南京,因為對氣象工作的癡迷,來到西北城市——蘭州,開始了他的氣象工作生涯。
“蘭州中心氣象臺歷史悠久,技術和設備都是一流的。”孔祥偉的理由很簡單,他看中的是蘭州中心氣象臺的平臺優勢和發展前景。
“氣象預報是個專業嚴謹的工作,分析天氣系統、建立預報思路、學習氣象要素預報技巧,每一個環節都有很大的學問。”孔祥偉說,每天都要枯燥地面對電腦屏幕和密密麻麻的圖表數據,如果不是發自內心的熱愛,很難堅持干這一行。
在這樣的堅持中,曾經的青澀少年已定居蘭州成家立業,成為單位的業務骨干。但談吐間,他仍然還有幾分難得的“少年感”。部門新人邸文婧說,無論在工作上,還是生活中,所有有趣的東西都會讓孔祥偉充滿好奇。
“正是這種好奇心讓孔老師在工作中嚴謹細致,生活中卻開朗風趣。”在“90后”同事李蓉眼里,孔祥偉是老師,是同事,也是朋友。他不僅會主動跟年輕同事分享工作經驗,還會耐心解答大家在實際應用方法和科研上遇到的各種難題。
春節值班,對孔祥偉來說早已是“家常便飯”。每逢值班,預報員不僅要按時參加全國網絡天氣預報會商,還得在當天及時發布兩次氣象預報產品,報送給相關單位。
這些年,隨著氣象預測技術越來越成熟,人們逐漸忽視人工預報的價值。但熟悉氣象專業的人都清楚,機器和數據只是預測的工具,而真正做出氣象決策,還得靠一線的預報員。
“干一行,就得愛一行。”孔祥偉笑著說,氣象工作“看天吃飯”,既然選擇了這一行,面對突發性災害天氣,當然是舍小家顧大家。
11年時間里,孔祥偉主持省部級科研項目兩項,兩次榮獲“甘肅省技術標兵”“甘肅省五一勞動獎章”,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10余篇,代表甘肅參加了兩屆全國氣象行業天氣預報職業技能競賽……榮譽的背后,是義無反顧的堅守和擔當。
春節假期這幾天,大家對天氣預報的關注度更高,氣象預報員的任務自然比平常更重。“讓群眾春節有備無患、出行平安,就是我們最大的愿望。”孔祥偉的話簡單,但平實。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洪文泉 王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