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今天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人民法院“深化交叉執行、規范執行工作”有關情況。
交叉執行是最高人民法院推進執行改革的重要舉措,是近年來執行工作的亮點、重點。交叉執行是指針對重大疑難復雜案件和長期未執結案件,法院創新運用督促執行、指令執行、提級執行、協同執行等方式,有效防止權力、關系、人情干擾,提高執行質量和效率。推行一年半以來,人民法院通過交叉執行化解了許多重案、難案、骨頭案,取得了顯著成效。截至2025年3月31日,全國法院交叉執行案件近30萬件,取得實質進展或化解近15萬件,執行到位金額將近1600億元。
最高法相關負責人介紹,2024年執行整體工作實現了“三升三降”,即執行到位率、執行到位金額及信用修復人次上升,首次執行案件數、民事裁判申請執行率及新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人次下降。
2025年第一季度人民法院執行工作依然保持了“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一是“立審執協調”機制運行更加順暢,執行難源頭治理打通內循環。繼2024年保全案件同比猛增30.8%后,今年第一季度延續了這個勢頭,保全案件再次增長34個百分點,而且是環比逐月增長,人民法院內部的“立審執協調”機制已經成形。
二是打擊失信和規范執行齊頭并進,助力激發市場活力。2024年失信名單人數實現十年來首次下降,而今年一季度全國法院新納入失信名單39.42萬人次,同比繼續下降9個百分點,同時完成信用修復超40萬人次,信用修復人數大于新納入人數,失信名單人數延續了2024年的負增長趨勢,為激發市場活力、推動經濟穩步發展提供司法助力。
三是財產變現效率提升,為提振消費提供新選擇。一季度,網絡司法拍賣成交量9.82萬件,同比上升10個百分點,成交率64.54%,同比上升6個百分點,呈現“雙升”態勢,反映出隨著國家存量政策和一攬子增量政策協同發力,財產變現處置工作效率提升、效能釋放,為穩市場、促消費提供更多選擇和動能。
四是執行質效高位鞏固,群眾獲得感持續增強。一季度,執行完畢率44.32%,執行到位率56.74%,雙雙保持高位,同時,執行案件平均結案時間72天,環比穩步縮短,讓群眾的“獲得感”更加及時,又更加充實。
最高法相關負責人表示,雖然近年來執行工作取得了長足進步,但客觀而言,依然存在有差距、跟不上、不適應的問題,由此,最高人民法院擬用三年左右時間持續推進執行工作規范提升。初步打算是,第一年進行重點問題排查整改,各地自我檢視、對照規范、找出問題、立行立改;第二年進行規范創優評選,先進帶動后進,優秀帶動薄弱,最終實現共同進步;第三年強化監督,全面提升。最終實現執行制度更加健全,執行行為更加規范,執行隊伍能力素質、執行工作質效、人民群眾執行獲得感和滿意度顯著提升,“切實解決執行難”各項基礎性工作更加穩固牢靠。
(總臺央視記者 張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