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十字會重查郭美美事件始末 郭美美事件回顧
導讀:24日,一則“中國紅十字會社會監督委員會擬重新啟動針對郭美美事件調查”的新聞,再次將紅會推上風口浪尖。但中國紅十字會秘書長王汝鵬昨日澄清,截至目前,紅十字會沒有任何人說要重查郭美美事件,此前是“烏龍報道”。不過他同時又表示,紅會社監委是獨立第三方,是否重查郭美美,將由他們按民主決策程序獨立決定,紅會并無權干涉。
網友精辟概括紅十字會重查郭美美事件始末
4月24日,紅會:下月重新調查郭美美事件;4月25日,郭美美:誰敢動我一根毫毛,就立即公布內幕,資料已寄美國,有膽放馬過來。4月26日,紅會秘書長王汝鵬說,紅會沒有任何人說要重查郭美美,社會監督委目前也沒有決定要重查郭美美,真實情況是監督委王永、劉姝威兩位委員的個人提議。
訊 (記者魏銘言)中國紅十字會社會監督委員會擬于5月中下旬,重新啟動針對郭美美事件的調查,并邀請社會公眾同步參與。
調查將在蘆山地震救災后啟動
昨天,中國紅十字會社會監督委員會新聞發言人王永表示,目前,社監委內部已經對重查郭美美案達成初步共識,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也表示愿意配合這次調查。“現在大家的主要精力還是抗震救災,待蘆山地震災后的緊急救援救災基本完成后,紅會社監委將啟動針對郭美美案的重新調查。”
此前,王永曾以社監委委員身份,數次建議重查郭美美案,并向公眾發布。他坦言,此次蘆山地震后,第一時間進入災區開展救援的中國紅十字會,卻不斷遭受公眾質疑,甚至遭受網民的謾罵,“讓大家達成共識,是決定啟動(郭美美事件)重新調查程序的一個主要原因”。
昨天,中國紅十字會社會監督委員會官方先后針對三件公眾質疑紅會事件開展調查、循環公布調查結果。其中既包括子虛烏有的地方紅會虛開救災藥品發票案,也包括“有圖有真相”的紅會工作人員開車中途甩下志愿者的事件。
這種陷入質疑、調查和反駁漩渦的日子,從地震后第一天,就不斷“重演”。
將邀請公眾和質疑網友參與調查
昨天上午,紅會社監委官方微博以“委員聲音”為題,建議重新調查郭美美案,幫助紅會恢復名譽。除王永外,社監委委員、中央財經大學教授劉姝威也表示,社監會應重啟郭美美事件調查程序,并向公眾解釋清楚,否則紅會的聲譽很難恢復。
重查郭美美案,是否真能幫助中國紅十字會恢復聲譽和公信力?王永介紹,這次重新調查,社監委作為獨立的第三方,將邀請社會公眾,包括那些曾經關注或質疑紅十字會的網友代表,參與調查過程,直接與紅十字會相關工作人員“面對面”交流,提出自己的問題。“我相信,這次調查的結果,會比較好”,王永說。
中國紅十字會社會監督委員會是第三方獨立監督機構,由16名委員組成。所有委員和紅會均無隸屬關系,也不從紅會領取任何形式的報酬。
郭美美事件是怎么回事?央視真相調查:郭美美事件始末
央視新聞頻道東方時空欄目6月30日播出節目《真相調查:郭美美事件》,以下為節目實錄:
解說:這個三叉戟圖案,是世界名牌跑車瑪莎拉蒂的標志,每款車的價格都以數百萬計。紅十字,則是國際公益組織的標志,代表著人道、中立、志愿等精神。這兩個看起來風馬牛不相及的標志,最近,卻因為一個名叫郭美美的女孩發生了奇特的關聯。
2011年6月20日,微博上一個名叫“郭美美baby”的女孩引起了眾人矚目。她在微博上經常展示自己的生活照,從中能看到,她開瑪莎拉蒂跑車、在別墅開生日會,皮包、手機、手表都是昂貴的奢侈品。而她微博認證的身份是“紅十字會商業總經理”,正是這一點,引發了公眾的強烈質疑:一個年僅二十歲的女孩就當上了總經理,并擁有名包豪車,財產來源是否和“紅十字會”有關?一時之間,網友們展開了“人肉搜索”,各種與郭美美、紅十字會有關的說法在網絡上流傳,真假難辨,真相不明。
記者:從事件發生到現在,中國紅十字總會已經兩次在網上發表聲明,說從來沒有“紅十字商會”這個機構,也沒有設立過“商業總經理”這個職務,更沒有“郭美美”這個人。但是,三個“沒有”,兩次聲明,似乎并不足以消除人們的疑問。而同時,事件的另一方——郭美美本人也幾次在微博上發表回應,她的回應當中一些前后矛盾的說法,也是人們疑問難以消除的一個原因。
解說:事件發生后,郭美美最初發表的一條回應微博,對整個事件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這條微博解釋說:“我所在的公司是與紅十字會有合作關系,簡稱紅十字商會,我們負責與人身保險或醫療器械等簽廣告合約,將廣告放在紅十字會免費為老百姓服務的醫療車上。”正是郭美美說的這種合作模式,讓公眾的疑問進一步升級。他們質疑:是否有人在利用慈善牟利,為個人獲取巨額的財富。
此后,郭美美迅速刪除了這條微博。隨后,她接受了一家網絡媒體的采訪,采訪中她的解釋發生了變化。她說,自己最初的身份認證是“演員”,“紅十字商會總經理”是表妹修改的,自己并不知情。
錄音片段:
郭美美:可能是我妹吧,應該是表妹吧。她好玩,她自己的微博也是寫的自己是CEO之類的。
記者:您是從什么時候發現自己的認證被改了?
郭美美:改了有幾個月吧,可能三四月份、四五月份。
記者:那想過改回來嗎?改成演員?
郭美美:所以我不是就取消掉了,那個V就取消掉了。其實就是因為紅十字會這幾個字太敏感了,大家就死咬著,死咬著認定我就是紅十字會的人。然后我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從紅十字里面撈的錢,怎么怎么樣的,他們不就是這么認為的嗎。
解說:6月26日,郭美美再次發微博向紅十字會和公眾表示道歉,她說:“本人出于無知在微博上自稱為中國紅十字會商業總經理”、“本人從未在中國紅十字會工作,這個身份完全是本人杜撰出來的。”但是,幾天之內她的說法一變再變,這不能不讓人們感到疑惑。
很多網友認為,還是她最初發表的解釋可信度更高。經過搜索,人們發現,雖然沒有紅十字商會這一機構,但中國紅十字總會的下級單位中,有一家中國商業系統紅十字會,人們猜測它會不會就是郭美美說的“紅十字商會”呢?繼而,網上出現了一條來歷不明的“爆料”更加劇了人們的這種猜測。“爆料”說:郭美美,曾用名郭美玲,南下深圳在演藝界發展時認識了天略集團董事長丘振良,兩人關系不明,而丘振良認識紅十字會副會長郭長江,郭美美因此結識了郭長江,和紅十字會產生關聯。
隨后,網友們搜索出的資料表明,天略集團的確和商業系統紅十字會有過合作,合作項目里,又正好有涉及到保險、廣告的內容。這使得他們成為了被質疑的焦點。
天略集團董事長丘振良是否與郭美美有關,它與商業系統紅十字會又是以怎樣的模式合作?我們來到設在北京的天略集團總部,董事長丘振良本人接受了采訪。
記者:您認識郭美美嗎?
丘振良:郭美美,我們沒有聘用這樣一個員工。我們集團,包括我們旗下的所有企業沒有聘用這個員工,同時我也不認識郭美美這個人,包括郭美玲這個人。再次,我聽都沒聽過郭美美跟郭美玲這個姓名。
記者:但是您的這個說法和網上的說法反差就特別的大,因為按照網上的說法,不僅認為您見過和認識郭美美,甚至認為還遠遠不止見過和認識這么簡單。
丘振良:是啊,總我去否認,或者說我說過連名字都沒聽說過以外,我也沒有其它的辦法可以說明這一點。當然更多的是,也沒有網民或其它社會上的人,聽說過或者其它的佐證證明我認識郭美美、我跟郭美美有過交往,對不對?
記者:在網上是曾經有人貼出過一張照片,這個照片上說明他認為是郭美美和您的合影,您看過那張照片嗎?
丘振良:我看過,說白了不怕講,這其實是挺可笑的一個事情。他是一個電視演員,香港的電視演員,他叫什么名我不知道,曾經在好多香港電視片和電影片里面,那位先生出現過。那絕對不是我,大家可以去對比看一看,差距好遠。
解說:6月24日,中國商業系統紅十字會和天略集團都發表聲明,表示和郭美美沒有任何聯系。天略集團的聲明中還說,丘振良也不認識紅十字會副會長郭長江。但是,事件發生后有媒體報道天略集團的一位律師莫偉智對記者說,紅十字會副會長郭長江曾經來過天略集團。天略集團在聲明中說這是一個“口誤”,公眾表示對這個解釋難以信服。
記者:讓大家很奇怪的是,大家會覺得來過和沒來過,這意思是完全不一樣的,而且是一個很簡單的事實判斷,會出現這樣的一種口誤嗎?
丘振良:他是一種猜測性的,我們公司跟紅十字會有那么多次的這種合作。他想象認為郭長江副會長跟我們董事長應該是認識的,應該是來過我們公司的。這是一種應該和可能這樣的一種說法。但是從記者的角度來看,應該跟可能兩字跟你刪除掉,就是認識的、就是熟悉的。我不可能在我的聲明當中更多地把這個事情去指責我們的媒體,我只能說我們的法務部莫偉智律師是一種口誤,我只能這么說這個事情。
記者:另外一個疑問就是您是不是認識中國紅十字會的副會長郭長江先生?
丘振良:商業系統紅十字會可能在我們的有些合作當中,向郭會長匯報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我本人是沒有直接跟郭會長有過任何的交往。
記者:您的意思是說您和他沒有見過面?
丘振良:沒見過面。
記者:從來沒有?
丘振良:對,從來沒有。
解說:中國紅十字總會也兩次發表聲明澄清:副會長郭長江和郭美美并不認識。紅十字會也沒有郭美美這個員工。
最近,又有網友搜索發現,中國商業系統紅十字會在網上留的聯系郵箱,是商業系統紅十字會副秘書長李慶一的手機號碼登記的。而天略集團下屬的北京天略盛世拍賣公司,在一次拍賣會的網頁上所留的也是這個郵箱,此外,還有兩家公司的聯系方式都曾經使用過這個郵箱。一家叫北京中謀智國廣告公司、另一家叫北京王鼎市場咨詢公司。這些公司為什么都使用同一個和商業系統紅十字會有關的郵箱呢?
記者:都是商業紅十字會副秘書長李慶一的郵箱,所以大家疑問這四家企業之間是不是有某種不為人知的關聯?
丘振良:一個郵箱涉及三個企業一個人。對吧?
記者:三個企業一個人,還有商業紅十字會。
丘振良:三個企業當中,天略盛世拍賣有限公司是我們集團控股的企業。另外一個王鼎,還有個中謀智國跟我們公司沒任何的關聯。我也沒聽說過。為什么盛世拍賣公司跟李慶一會共用一個郵箱,那是因為我們2007年的時候做過一個剛才說的整個勸募、勸捐活動當中的一個組成部分來舉行拍賣。
解說:丘振良說,天略公司和商業系統紅十字會曾經合作舉辦過一次慈善拍賣。由于是雙方合作,所以使用了這個郵箱來統一聯系。
丘振良:因為我們作為拍賣公司來講,對社會披露我們要收集大家有意捐獻的拍品。我說出去沒人相信,只有他們去咨詢商業系統紅十字會,來得到他們的確認,這個事情才能繼續下去。其實這個郵箱就像一個項目使用了一個統一電話一樣。
記者:您說你對其它涉及的兩家公司沒有了解?
丘振良:沒有了解,不了解。
解說:就在近兩天,一家媒體報道稱發現王鼎公司、中謀智國和商業系統紅十字會還有關聯。這兩家公司當年成立的時候,法人代表就是商業紅十字會副會長王樹民,而現任王鼎公司法人代表是王樹民的女兒王彥達,王彥達同時也是中謀智國公司的老板。商業系統紅十字會則表示,由于它們是一個行業紅十字協會,員工本來就大多由各商業企業的人員兼職擔任。
“郭美美事件”就像是一部劇情越來越復雜、不斷有新人物出場的連續劇。一位網友還將牽連到質疑中的人物和機構畫成了一張圖表,看起來讓人眼花繚亂。
記者:而近兩天,又有一家名叫“中紅博愛資產管理公司”的企業被卷了進來,并迅速成為了質疑漩渦的中心。這家公司正在網絡上進行招聘,它自稱是“中國紅十字會的關系企業”將在全國大中城市社區內投資建3萬個紅十字博愛服務站。招聘信息里還說,這個項目是由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主辦、商業系統紅十字會承辦的。人們開始集中搜索這家公司和這個項目的相關信息,一些發現讓人們更加疑問重重。
解說:有記者查閱工商資料發現,中紅博愛公司的股東之一就是王鼎公司,而王鼎公司在2007年到2008年,就已經在一些社區開展過“紅十字博愛服務站”項目。服務站是和保險公司合作,為社區居民免費提供急救、義診、體檢服務,同時提供人壽、財產等保險咨詢。而“博愛服務站”的外形就是一輛廂式無動力車。這些細節和郭美美說的“人身保險”、“醫療器械”、“車體廣告”高度近似。
這個項目的運作是否獲得了中國紅十字總會的正式批準,他們怎么看待這種運作模式?到目前,紅十字總會還沒有就此作出官方回應。中紅博愛公司也暫時沒有發表任何聲明。讓我們頗感意外的是,天略集團董事長丘振良在采訪中告訴我們,“中紅博愛公司”這個項目的運作模式,其實最早是天略公司和商業系統紅十字會合作時設計的。
丘振良:其實我認為,當然我不能說別人如何,這里面這個項目的很多的運作模式,跟我們當初設計的那個模式應該說不謀而合,不謀而合。我們設計的方案當中包含這個內容、包含這個模式,都是在方案的設計的過程當中有這些東西。
記者:您的意思是說,其實這個方案最初的設計人是您。
丘振良:對。
記者:天略公司。
丘振良:對,跟商業系統紅十字會大家一起策劃。
記者:這里面會不會說,我們是借用紅十字的標志,那么其實目的是為了推廣廣告、推廣保險,獲取更多的商機?
丘振良:其實我不認為這樣子,因為紅十字會就是這樣的一個組織。紅十字會擁有的資源是沒有被很好地開發的。現在目前很多紅十字會的資源都是空置的。我認為紅十字會資源本來就是全社會共同要擁有、利用的一個資源,不是某一個人的資源。
記者:您覺得紅十字會最大的資源是什么?
丘振良:最大的資源就是說,它是一個全社會全球都認可的一種慈善機構。
記者:您是說它的信任度嗎?
丘振良:當然是。
解說:幾年前,天略集團曾經和中國商業系統紅十字會共同策劃要舉辦“全國紅十字勸募活動”,但是由于紅十字總會最終沒有批準,沒能夠組織實施。而他們設計的運作模式,就是“中紅博愛”現在采取的模式。這種模式到底是為了公益還是為了商業?近兩天,一家媒體報道說采訪到了一位匿名的天略公司前員工,這位前員工說,天略公司當時為了促成合作,曾經給商業系統紅十字會送筆記本電腦和汽車。之所以這樣做,目的還是想借慈善圈錢,只是項目最后沒成,錢沒有圈到。
記者:當時做這個項目會不會有圈錢的想法?這也是很多人的疑問。
丘振良:應該講我們集團有很多,應該講有不少的項目是可以掙到錢的。我們自己愿意去讓自己在這個能力范圍以內去做慈善的一個事情。因為這是我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
記者:那家媒體采訪的前員工還說,天略集團為了想和商業系統紅十字會合作成功這個項目,給商業紅十字會送過筆記本電腦和汽車。
丘振良:項目要啟動,幾個要素是必須的。一個是交通工具、一個是通信工具。跟商業系統紅十字會一起合作,他沒錢,那只有我拿錢。我拿錢買了這些設備,我們一起做這個事,因為這個項目使用的工具。不存在我們公司去送別人什么什么。
記者:那這個項目最后它的合作終止之后,它提到的筆記本電腦和汽車最后的歸屬是回到您的公司嗎?
丘振良:早就拿回來了,結束了就拿回來了。
解說:現在看來,郭美美在微博里說的模式顯然存在。讓人疑惑的是,如果郭美美完全沒有接觸過相關項目,她怎么能夠作出這樣的描述呢?而這種模式究竟是否適合在公益事業中采用,有沒有產生灰色地帶的風險和漏洞呢?
記者:現在可能網友關心郭美美的事件,他們最核心的疑問其實只有一個,也就是在郭美美所說的這樣一個運作模式,涉及到的車體廣告,涉及到了醫療保險,這個模式中間存不存在漏洞讓慈善的標簽有可能變成某些人私人的巨額財產?
丘振良:這個問題其實很難在我這里面做出判斷。我剛才說了,監管到位就沒問題,監管不到位,再好的項目,再里面有很多具體要求的一些項目,都會出問題,都有可能出問題。
記者:您覺得不是您設計的模式本身的問題?
丘振良:不是本身的問題,是監管的問題。
記者:就看監管得怎么樣?
丘振良:對。
記者:目前,中紅博愛公司成為了公眾質疑的一個重點。它要運作的項目和郭美美的描述高度近似,這兩件事之間有沒有關系?公眾重點質疑的另一個對象是中國商業系統紅十字會,在它運作的多個項目中,多家商業公司參與其中,這些項目到底是公益項目還是商業項目?中國紅十字總會對這些項目是否進行了相應的約束和監管呢?
解說:面對質疑的聲浪,昨天,中國商業系統紅十字會表示自身以及所有相關機構都與郭美美無關,并表示可以公開成立十年來的所有賬目,歡迎監督查詢。而中國紅十字總會表示,商業系統紅十字會是經總會批準成立的行業分會,但人、財、物的領導和管理責任不屬于紅十字總會。它的主管部門是中國商業聯合會。
王偉(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它是它們協會里面組織起來的一個商業紅會,協會里的紅會。所以它屬于哪個單位,哪個單位來管理它,我們從業務上指導。
解說:紅十字總會還表示,已經以郭美美“虛構信息、擾亂公共秩序”為由,向警方報案。有進一步調查結果后,再向媒體發布。6月27日凌晨,一位被認為是郭美美的女孩從深圳飛回北京。面對趕來的記者,她始終保持著沉默,并迅速乘坐一輛捷達車離開機場。昨天,警方證實,郭美美已于近日返京,是為了接受警方的調查。
記者:中紅博愛公司和郭美美到底有沒有關聯?公益事業和郭美美的財產來源究竟有沒有關聯?到底是郭美美“虛構事實、擾亂公共秩序”,還是背后另有隱情?公眾的眾多疑問歸結起來,核心問題其實只有一個,那就是:我們是否能將自己的捐款,放心地交到公益機構的手里?事件還在進行中,我們將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