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貨幣信貸增勢平穩
12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122.84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2.2%,狹義貨幣(M1)余額34.81萬億元,增長3.2%,流通中貨幣(M0)余額6.03萬億元,增長2.9%。12月末,人民幣貸款余額81.68萬億元,人民幣存款余額113.86萬億元。全年新增人民幣貸款9.78萬億元,比上年多增8900億元,新增人民幣存款9.48萬億元,比上年少增3.08萬億元。全年社會融資規模為16.46萬億元,比上年減少8598億元。
十、人口就業總體穩定
2014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以及海外華僑人數)13678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710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687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2.37‰,死亡人口977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16‰,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21‰,比上年提高0.29個千分點。從性別結構看,男性人口70079萬人,女性人口66703萬人,總人口性別比為105.06(以女性為100),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15.88。從年齡構成看,16周歲以上至60周歲以下(不含60周歲)的勞動年齡人口91583萬人,比上年末減少371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67.0%,60周歲及以上人口21242萬人,占總人口的15.5%,65周歲及以上人口13755萬人,占總人口的10.1%。從城鄉結構看,城鎮常住人口74916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805萬人,鄉村常住人口61866萬人,減少1095萬人,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為54.77%。全國居住地和戶口登記地不在同一個鄉鎮街道且離開戶口登記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即人戶分離人口)2.98億人,比上年末增加944萬人,其中流動人口為2.53億人,比上年末增加800萬人。年末全國就業人員7725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76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3931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070萬人。
總的來看,2014年國民經濟運行在新常態下實現了穩中有進、進中提質。但也要清醒認識到,國內外環境仍然錯綜復雜,經濟發展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下一階段,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各項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堅持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把轉方式調結構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堅,突出創新驅動,強化風險防范,加強民生保障,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2015年中國經濟增速放緩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對表示,2014年中國經濟的關鍵詞是整頓,代價是增速的適度放緩。2015年的關鍵詞是調整,中國經濟正處在一個深層次的調整期,舊的增長點逐步地淡出,而新的增長點逐步營造。相關:2014年GDP創20多年最低增速
中國人民大學年度報告預測,2015年在常態情形下GDP增速將達到7.2%。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劉元春表示,2015年將延續2014年中國宏觀經濟運行的邏輯,使新常態的典型特征進一步持續;但在改革力度全面提升、房地產周期調整加大、經濟低迷持續以及財務困境進一步發展等因素的作用下,2015年中國宏觀經濟將面臨多重挑戰和變異點。這決定了2015年中國宏觀經濟必須在全面推進改革與調整的同時,加大底線管理的力度。
招商銀行劉東亮認為,2015年中國經濟仍會保持7%以上的增速,有硬著陸風險但不會發生。新常態下也需要新視角,過去在習慣了高速增長后,看到7%的增速似乎覺得很差,但實際上以新常態而言,7%是很強勁的增長,在未來10-20年的周期中,7%或許就是增長區間的上限,未來會逐步降速至6時代甚至5時代。
對于做好2015年的經濟工作,去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會議指出:要精心謀劃用好我國經濟的巨大韌性、潛力和回旋余地,依靠促改革調結構,堅持不懈推動經濟發展提質增效升級,努力做到調速不減勢、量增質更優。要合理確定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保持區間調控彈性,穩定和完善宏觀經濟政策,繼續實施定向調控、結構性調控。
歷年中國GDP增長率匯總(1950年以來數據)
中國國家統計局周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二季度經濟增速放緩至7.5%。在去年年底中國經濟增速出現短暫反彈之后,這已是經濟增速連續第二個季度放緩。今年第一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增長7.7%,增幅低于去年的7.8%。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之勢參見下圖:
圖表說明:2008年9月以來中國各季度GDP同比增幅走勢圖
以下為2007年以來中國各季度GDP同比增幅,僅供參考: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