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國各城市GDP排名預測: 2014中國主要城市GDP排行榜,各城市GDP數據及增長率明細。
2014年中國100個主要城市GDP排行榜出爐。2015年中國各省市GDP數據排名也同時公布。從上榜名單看,浙江、江蘇、廣東和山東這4個經濟大省依舊占據著榜單的半壁江山。上海市以23560.94億元依舊雄踞首位,北京以21330.80億元緊隨其后,成為唯一兩個GDP超2萬億元的城市。排名第三位的廣州市GDP總量為16707億元,深圳排名第四為16002億元。GDP數據超萬億的城市依次還有是天津15722億元,重慶14265億元,蘇州13761億元,武漢10060億元,成都10056億元。
紹興位列第36位。此外,浙江省還有6個城市上榜,分別是杭州、寧波、溫州、臺州、嘉興、金華。
從榜山數據看,2014年,紹興市實現生產總值(GDP)4265.83億元,增速為7.53%。在全國地級以上城市中居第36位,較2013年的38位,提升了2位。
此外,與2013年比,杭州、寧波上榜位置不變,溫州、臺州、嘉興、金華皆有所上升。
此外,繼去年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蘇、內蒙古等6個省份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后,廣東、福建今年也邁進“人均GDP1萬美元俱樂部”。
2014年中國主要城市GDP排行榜:
2014年全國各城市GDP排名
21世紀經濟報道從各地統計局獲悉,2014年全國主要城市地區生產總值(GDP)排名發生了重大變化。
其中重慶經濟總量為14265.4億元,超過江蘇蘇州的13760.89億元,進入第六名。此前2013年,重慶經濟總量為12656.69億元,略低于蘇州的13015.7億元。
此外,南京2014年經濟總量達到8820.75億元,超過無錫經濟總量的8205.31億元。但是天津2014年GDP總量未超越深圳,兩地差距反而有所拉大。
另外2014年湖北武漢的數字未公布,但是也傳出了其GDP超過了成都的說法。
對此,河海大學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劉奇洪指出,考慮到蘇州的很多筆記本產業向重慶轉移,蘇州經濟總量被重慶超越是順理成章的。
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國經濟從高速步入到中高速的新常態,一個城市的發展轉型如果過慢,則經濟放緩是肯定的。
“中國直轄市發展具有很大的優勢,像重慶、天津的經濟位次還會上升,但是難以超越深圳,因為深圳是唯一可以稱得上真正創新的城市。”他說。
重慶GDP總量超越蘇州 增速居全國第一
2010年時,蘇州的經濟總量是9168.9億元,同比增長13.2%,高于天津經濟總量9108.83億元(增速為17.4%)的數字。當時重慶的經濟總量為7894.24億元,同比增長17.1%。
但是到了2011年,蘇州經濟總量為10500億元,被天津的11190.99億元的總量超過。蘇州、天津2011年的經濟增速分別為12%、16.4%。
而經過3年,繼蘇州經濟總量被天津超過后,2014年蘇州經濟總量則被重慶超過。
2014年重慶經濟總量為14265.4億元,增速為10.9%,居全國第一。而蘇州的經濟增速為8.3%,總量為13760.89億元。這一年,天津的經濟總量為15722.47億元,增速為10%。
按此看,目前重慶的經濟總量不只是2014年超過了蘇州,未來幾年也存在超過天津的可能。
對此,重慶市政協常委、原重慶工商大學校長王崇舉告訴記者,重慶這幾年所以經濟發展比較快,是因為有了兩大支柱性產業,即筆記本電腦和汽車。筆記本電腦產業主要從沿海轉移過來,重慶在勞動力成本上有相對優勢。
21世紀經濟報道獲悉,2014年京滬兩地經濟總量分別為23560.94億元、21330.8億元,位居全國城市第一、第二名。但是此后幾名則差距不是很大。比如廣州、深圳經濟總量分別為16706.87億元、16001.98億元,分別同比增長8.6%、8.8%。
而天津、重慶經濟總量分別為15722.47億元、14265.47億元,增速分別為10%、10.8%,經濟總量差距不大。
據各地地方兩會確定的2015年增長目標,經濟總量越低的城市,確定的發展速度越快。比如上海經濟總量第一,2015年無經濟增速目標。經濟總量第二到第六的北京、廣州、深圳、天津、重慶的經濟增速,分別為7%、8%、8.5%、9%、10%。
按此看,未來重慶發展繼續趕超其他城市的可能性非常大。
深圳發展后勁足
蘇州的經濟總量為何被重慶超越,這與沿海產業向西部轉移有關。最典型的例子是筆記本。
蘇州在2002年成為全球最大的筆記本生產基地,年產1000萬臺,占全球的1/4。到2011年時,蘇州筆記本產量達到9191.8萬臺,此后開始下降,到2013年時年產只有6821.5萬臺,減少了8.8%。
但是重慶的筆記本產量則快速上升,2011年為2407.39萬臺,2014年達到6348.84萬臺,同比增長16%。
受此影響,重慶規模以上工業和GDP增速在2014年分別達到12.6%、10.9%,均為全國第一。
河海大學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劉奇洪指出,蘇州的筆記本往重慶轉移順理成章,重慶往歐洲發貨,比沿海地區走海運更快,甚至可以做到更便宜。
而蘇州放慢,與整個蘇南地區產業結構需要調整有關,類似的還有無錫,因光伏等產業遭遇重創,其經濟被南京超過,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未來重慶還有發展空間,比如重慶有豐富的頁巖氣,作為新興戰略產業,這會給未來經濟發展帶來新的動力。”
而相較重慶,天津由于目前鋼鐵等重工業比例大,存在很大的轉型問題。
此前2013年深圳經濟總量比天津僅僅多出130億元左右,2014年則多出279億元。一些專家認為,深圳經濟更有可持續性,因為深圳有華為、中興等創新型企業,但是天津的鋼鐵、石化等都是傳統產業。
劉奇洪也認為,深圳由于創新力強,未來國內其他城市很難超越,原因是該地的創新文化,企業容易從小做大,“連富士康也是在深圳成長起來的”。
深圳市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董曉遠則指出,這幾年,深圳一直在加大對創新的扶持,像去年深圳促進科技金融,帶動了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應該是深圳未來比較大的經濟動力。”他說。
相關新聞:
2015年全國各城市GDP排名情況預測
GDP即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縮寫,也就是國內生產總值(港臺地區有翻譯為國內生產毛額、本地生產總值)。通常對GDP的定義為:一定時期內(一個季度或一年),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中所生產出的全部最終產品和提供勞務的市場價值的總值。
在經濟學中,常用GDP和GNP(國民生產總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共同來衡量該國或地區的經濟發展綜合水平通用的指標。這也是目前各個國家和地區常采用的衡量手段。GDP是宏觀經濟中最受關注的經濟統計數字,因為它被認為是衡量國民經濟發展情況最重要的一個指標。一般來說,國內生產總值有三種形態,即價值形態、收入形態和產品形態。
城市gdp是什么意思?就是這個城市經濟總量,是所有增加值,意思就是這個城市這一年或者季度掙了多少錢。
2015中國各個主要城市gdp預測排名:
1 上海
2 北京
3 廣州
4 天津
5 重慶
6 蘇州
7 深圳
8 武漢
9 佛山
10無錫
11成都
12南京
13杭州
14大連
15長沙
16沈陽
17青島
18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