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效云(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新聞中心副主任):
記者朋友們,大家好。歡迎各位前來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記者會。我們這一場記者會的主題是“商事制度改革”。我們很高興地邀請到國家工商總局局長張茅先生,來回答記者們關于這個主題的提問。
3月9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局長張茅就“商事制度改革”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中新社發 金碩 攝
張茅:
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好。這是工商總局第一次參加全國兩會的記者會,我也感謝大會給我們這樣的機會,同時也說明全社會特別是我們新聞界的朋友們對于工商總局的工作,特別是對我們去年以來進行的商事制度改革的關心,下面我愿意回答大家的問題。
王效云:
下面開始提問。
成都市廣播電視臺記者:
剛才張局長說了,工商總局也是第一次參加兩會記者會。我想問的這個問題,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當中指出要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進一步簡化注冊資本登記,實現“三證合一”,而且所有的行政審批事項都要簡化。商事制度改革已經進行了一年了,請問張局長,下一步國家工商總局還將出臺哪些創新的舉措,用政府權力的“減法”來換取市場活力的“乘法”?謝謝。
張茅:
這個問題提得很好,也正是工商總局正在研究和推進的工作。在去年商事制度改革取得顯著的成效基礎上,今年我們要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簡政放權,放松政府對微觀經濟的管制,更好地激發市場活力。
張茅:
一是要進一步推進登記注冊制度的便利化。比如我們開展企業名稱登記管理的改革,就是放開企業名稱的庫。過去要預審,現在就由企業自行選擇,當然這里也有一些規則,比如不重復、不違反國家法律規定。還有優化企業經營范圍登記方式。過去企業的經營范圍要由工商部門來審核,現在由企業自主選擇,除了國家特別需要批準的和一些特殊的行業之外,由企業自行選擇經營范圍,不需要工商部門批準。再就是簡化企業注銷的流程。現在有的企業反映注銷手續比較繁雜。
張茅:
二是推進市場準入管理模式的創新,進一步推進“先照后證”的改革。去年國務院將前置審批的226項,其中152項改為后置審批,19項取消,有21項不再作為行政審批,只保留了34項。這項工作今年要繼續落實好。
張茅:
三是推進政府公共服務效能的最大化。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特別提到,要推進“三證合一”工作。所謂“三證合一”,即:工商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質檢組織機構代碼證?,F在這項工作正在進行,有些地方實行了“三證統發”?,F在我們要推行的是“一證三號”,就是在營業執照上打上工商、稅務、質檢的三個號碼,目前24個省在推進這項工作。下一步就要簡化為“一證一號”。這項工作大大便利了企業,我們現在一般的注冊法定時間是20天,如果“三證合一”的話就會減少為5天。
張茅:
四是依法加強事中、事后的監管。下面我還要專門談到這個問題。
張茅:
五是依托企業信息公示系統,抓緊建立小微企業的名錄,以便我們能夠更好地支持小微企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