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央廣網記者:
謝謝主持人。我想請問楊局長,國務院安委會去年公布了我國油氣輸送管道隱患整治的時間表,要到2017年9月所有的隱患才能整治完,還有兩年多的時間,在這段時間怎么能保證不再發生像去年青島11•22中石化輸油管道爆炸這樣的重大特大安全生產事故?謝謝。
楊棟梁:
油氣管道問題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前年青島11•22事故以后,我們也進行了認真的總結和反思。這些年來我們國家的油氣管道發展太快了,我們首先一定要摸清家底,到底我們國家有多少油氣管道、有多少隱患,隱患在哪里,這個不清楚的話,很難做好工作。所以我們下了一番苦功夫,我們組織了全國各地,還有各大企業對油氣管道進行了全面的普查,搞了8個月,把全國的家底搞清楚了,共12萬公里,而且把隱患特別是重大隱患摸清楚了,大概有29000多個隱患,隱患是大量的。
這些隱患基本上是三種情況:一是屬于占壓,安全距離不夠,還有交叉。同志們,這個管線如果埋實了,油管線也好、氣管線也好,只要埋實了,即便是泄漏,著火也不怕爆炸,就怕是交叉、穿越,泄漏的氣和油進入了空間。我們這次排查把交叉作為一個重點。二是施工造成的,地面施工,亂挖、亂建、亂鉆,把管線鉆破、挖斷,這又是一種。三是有人故意破壞,鑿孔盜油。
我們把這2900個隱患進行了認真的梳理,分成若干類,有些是企業自己可以整改的,有些是當地可以整改,有些是屬于政府和企業聯手整改的,有些是需要國家出面協調的,不是屬于一個地區的,現在都已經落實到單位和人頭,目前這個整改進展還算可以,但是不夠理想,目前已經整改了60%,還有40%的隱患是很難啃的“硬骨頭”。剛才我說的停輸、停產撤人的這些都不是一時半時能夠整改的,所以必須要采取斷然措施。國務院高度重視,成立了以王勇國務委員為組長的油氣管道隱患整改領導小組,然后由領導小組設一個辦公室,設在安監總局,與我們日常協調推進解決這些問題。
可以說,每天都在協調,我們專門有一個副局長分管管道隱患排查的協調,后面我們梳理了一個清單,在網上進行公布,我們要做到資金、責任、時限、措施、預案“五落實”。我想這次隱患排查的整改一定要抓好,只有把隱患整改到位,我相信是會有效地遏制住油氣管網由于泄漏造成的重特大事故。謝謝。
中國安全生產報、中國安全生產網記者:
謝謝主持人。我想問楊局長一個問題,在經濟新常態下,全國安全生產工作出現了哪些新情況?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如何適應?謝謝。
楊棟梁: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對安全生產工作來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認為就安全生產來講,在新常態下有機遇、有挑戰,而且我認為是機遇大于挑戰。為什么這么說?因為發展動力的轉換,給安全生產擺位的提高是有利的。我們由要素驅動、投資驅動改為創新驅動,使我們在發展當中更加追求效益、質量,追求以人為本,保護人民的生命安全,這樣的話對安全生產是十分有利的。
第二個方面是結構調整。結構調整是新常態下的一個重要特征,安全生產現在最需要的就是調整。因此,結構調整對提高安全生產的保障能力有利,而且在源頭上提升有力。比如淘汰落后的生產能力,其中包括一大部分不符合安全生產的要求,比如小煤礦等等這些都是如此。
第三個方面是發展速度的換擋、趨穩對壓縮安全生產的風險有利。速度太快以后,風險就大,人們就會一味地追求增長幅度,壓指標、趕工期、搶項目,甚至違背程序、違背規律、非法違法都出來了。但是我們現在進入一個穩中有進的中高速發展的時期,對控制安全生產的風險和事故也是非常有利的。
但是也有挑戰,因為是調整期,經濟下行,經濟下行以后,有很多企業虧損,而且效益就很差,就會影響對安全生產的投入。安全生產投入不足也是很可怕的,我們要求企業再虧損,安全生產投入不能欠賬,欠賬了會要你的命,要你這個企業的命,所以頭腦要清醒。在安全生產的問題上,我們還是要求要保證投入。
第四個方面是創新驅動。海量的小微企業大量地涌現,這是好事,我們要支持,但是同時對安全生產又提出了一個更高的要求。現在小微企業往往安全設施、安全人員是缺乏的,所以我們必須要注意這一方面,特別是行政審批下放和取消以后,我們一定要跟上過程的監管,不能讓小微企業大量地涌現,最后形成事故多發、易發,這個工作我們要主動上手。
機遇和挑戰相比,我認為機遇大于挑戰,所以我們理解中央“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對全國安全生產全方位加強、推動安全生產的根本好轉提供了一個根本的遵循。這個新常態也為安全生產提供了新的機遇,所以我們在這種情況下一定要做好工作。謝謝。
主持人鐘雪泉:
記者會到此結束,謝謝三位嘉賓,謝謝大家。
中國網:
本次記者會直播到此結束,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