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內蒙古4月17日電 入春以來,內蒙古興安盟地區(qū)氣溫偏高,且常伴以大風天氣,火險等級居高不下。4月13日22時,蒙古國境內形成一條長約40公里、寬約4公里的火線,向我國興安盟阿爾山市邊境方向快速蔓延。武警興安盟森林支隊官兵聞令而動,迅速出擊,在氣象部門的配合下,經過三個晝夜的全力奮戰(zhàn),成功將大火堵截在邊境線以外。
蒙古國大火撲向中國邊境
武警人工增雨成功堵截
到達指定地域后,支隊采取“靠前部署、以守待撲”的戰(zhàn)法,迅速將參戰(zhàn)兵力靠前部署至邊境重點部位,同時派出觀察組在制高點瞭望觀察,乘車沿邊防線實地勘察,利用衛(wèi)星云圖對比分析,密切關注火場態(tài)勢,時刻保持箭在弦上。4月15日13時15分,1條長約20余公里火線在大風的作用下,由西向東逼近我方邊境線,最近距離僅有1.3公里,時刻有突破隔離帶的危險,嚴重威脅阿爾山原始森林和當地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火魔肆虐,漫天塵霾,一向以景色秀美、空氣清新著稱的美麗阿爾山驚現罕見的“紅天異象”,當地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受到嚴重威脅。
在此緊急關頭,該支隊支隊長李謙根據火場態(tài)勢,指揮部隊迅速采取“全線布控、分段點燒”的戰(zhàn)法組織堵截,有效控制了險段。當日14時50分,結合火場區(qū)域氣象條件,支隊向地方聯(lián)指提出的“實施人工增雨滅火的建議”被采納。15時20分,在降雨作用下,火場明火全部熄滅,部隊轉入沿線巡守、待命階段。4月16日晚,部隊安全歸建。
任務完成后,興安盟盟委、行署先后向部隊致慰問電、慰問函,對支隊官兵的快速行動和英勇表現給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贊譽。下一步,支隊將繼續(xù)加強形勢任務研究和戰(zhàn)備制度落實,確保部隊時刻處于臨戰(zhàn)狀態(tài),確保高標準完成春防任務。
(原標題:蒙古國大火撲向中國邊境武警人工增雨成功堵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