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壁畫竟花費了縣財政年收入的一半以上;一項政府工程竟成了縣委書記、縣長及縣人大主任三人平分的 “ 唐僧肉”……大山深處發生的咄咄怪事沒能逃過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巡視組的“火眼金睛”。
2014年7月10日。車輛駛出蜿蜒起伏的山道,山壁上一幅巨大而鮮紅的“鳳凰壁畫”撩撥著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一巡視組敏感的神經。國家級貧困縣鳳山到了!
到鳳山后,巡視組按慣例召開動員會,進行個別談話。
隨后的組內碰頭會上,大家不約而同談到“一件事”“一個人”。“一件事”,是群眾集中反映縣里“花了5000萬元畫了兩只鳥”,也就是巡視組進城看到的“鳳凰壁畫”;“一個人”,是指鳳山縣原縣委書記、河池市副市長黃德意,大家懷疑其在“鳳凰壁畫”項目中可能存在權錢交易問題。
“透過壁畫找問題、挖線索。”經驗豐富的巡視組組長敏銳地意識到,“鳳凰壁畫”背后必定隱藏著重大玄機。調查深入展開,黃德意涉嫌違紀違法問題線索逐漸浮出水面:
—大搞形象工程。擅自做主動用國家防治地質災害資金5350萬元,在出入縣城的山壁上雕刻“鳳凰壁畫”,花費相當于縣財政年收入的一半還多,但壁畫項目實際造價僅200多萬元。
—插手工程項目。投資才500多萬元的縣武裝部新樓項目,居然分為三個標段,分別由時任縣委書記、縣長、縣人大主任各拿一個標,交給自己的親戚朋友承建。最后,三個標段工程造價大大超過概算。新樓建成3年多,由于施工過程中出事故死了人等原因,到現在都還沒啟用。
—利用土地出讓謀私利。黃德意伙同縣財政局局長和國土局副局長、農業銀行副行長等人,分別以親屬名義,暗箱操作縣扶貧開發服務公司一塊地。他們先是把地價從1000多萬元壓到470萬元,其次把其中210萬元作為銀行“呆賬”消化處理,最后只用相當于原價1/5的價錢拿到土地進行開發,獲取暴利。
2014年9月30日,黃德意在河池市大化瑤族自治縣主持召開農業工作現場會,剛作完報告便被“請”上了“專車”。國慶期間,黃德意供認了在工程項目中收受巨額賄賂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