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上半年的經濟是平穩運行、穩中向好、穩中提質。”上海市統計局總經濟師湯匯浩用一句話總結了2015年上半年上海市國民經濟運行情況(2015年全國各省市上半年GDP排名及增速)。
7月16日,澎湃新聞記者從當天舉行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半年上海全市生產總值增長7.0%,CPI上漲2.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9%。
資料圖
股票成交額增長7.3倍
據初步核算,2015年上半年上海全市生產總值11887.0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去年同期增長7.0%,比一季度提高0.4個百分點。上海上半年7.0%的經濟增速,與此前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國增速持平,但考慮到上海第一季度的經濟增速為6.6%,因此第二季度上海企穩回升更為明顯。
上海市統計局透露,上半年上海第一產業增加值39.41億元,下降8.1%;第二產業增加值3877.50億元,增長1.9%;第三產業增加值7970.09億元,增長10.2%。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67.1%,同比提高2.7個百分點,比一季度提高0.1個百分點。
從主要行業來看,金融業的增加值1988.90億元,增長率最高,達到了30.1%,其次是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644.77億元,增長9.6%;房地產業增加值666.42億元,增長7.2%。
當被問及金融業的高速增長是不是和股市有關時,湯匯浩表示,上海金融市場上半年成交確實比較活躍,交易總額是729.6萬億元,同比增長1.5倍。其中,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基金成交額分別增長7.3倍和4.5倍。金融市場的直接融資額是3.9萬億元,增長33%。除此之外,貨幣信貸業也運行平穩,全市中外資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突破10萬億元,增長23.8%。
湯匯浩表示,自從上海明確建設國際金融中心以來,金融業一直在上海經濟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對于近期股市波動是否會對上海金融業造成影響,他認為目前國家相關部門已經采取一系列的措施穩定股市。“我們堅信、實踐也證明,我們有能力、有信心防止不發生區域性的風險和系統性風險,讓金融發展繼續為上海國民經濟的發展服務。”湯匯浩說。
網上商店零售額增長40.7%
據上海市統計局通報,2015年上半年上海CPI比去年同期上漲2.4%。其中,翹尾因素影響1.2個百分點,新漲價因素影響1.2個百分點。
湯匯浩解釋,2015年上半年,上海CPI屬于溫和上漲,但相較于全國來說,上海還是高出1.1個百分點。
據他分析,食品和居住兩類是造成漲價差異的主要原因,上海的食品類新漲價對總指數的影響大約是0.6個百分點,居住類影響大約是0.4個百分點,分別比全國高出約0.2和0.3個百分點。而從變動成因來看,上海本輪物價變動,成本因素推動比較明顯,主要是上海流通、經營成本比較高,房租、勞務服務,以及耐用消費品的價格漲幅明顯高于全國水平。
上海市統計局的數據還透露,2015年上半年,上海居民收入保持平穩增長。據抽樣調查,上半年上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79元,比去年同期增長7.9%。其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664元,增長7.8%;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46元,增長9.1%。從收入結構看,工資性收入15704元,增長6.0%;經營凈收入713元,下降0.9%;財產凈收入3630元,增長5.9%;轉移凈收入5232元,增長17.0%。
上海上半年全市商品銷售額45129.2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9%,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1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832.91億元,增長8.2%,增速提高0.4個百分點。
分行業看,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4338.26億元,增長8.3%;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494.66億元,增長7.8%。分商品類別看,通訊器材、文化辦公用品、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汽車類商品銷售較快增長。此外,無店鋪零售繼續快速增長,上半年無店鋪零售業態零售額574.3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5.4%。其中,網上商店零售額499.68億元,增長40.7%,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0.3%。
下半年經濟下行壓力較大
湯匯浩表示,2015年既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也是為明年“十三五”開局做準備的一年。根據現在掌握的情況,上海“十二五”規劃的目標總體上完成得比較好,尤其是反映結構效益、服務功能、社會民生和資源環境的指標實現情況較好。從指標數來看,有30項指標已經提前實現或可以實現,占指標總數的86%,其中已經提前實現的有15項,另外15項指標根據進展情況預計可以實現目標。
而在剩下的5項指標中,湯匯浩坦言,1項關于保障房的約束性指標實現有些難度,主要是2013年開始指標口徑有些變化,各類保障性住房新增供應套數將舊住房綜合改造納入了保障房的范疇,“十二五”預計累計新增供應84萬套,距離目標100萬套有差距,要實現的話還需要加大努力。此外,還有4項預期性的指標實現也有一些難度,分別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現代航運服務業營業收入年均增長率和每百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
湯匯浩強調,從上海本地來說,隨著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和自貿試驗區建設的穩步推進,上海保持經濟平穩增長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不過,上海市統計局在通報中也表示,目前國內外經濟環境依然錯綜復雜,全球經濟復蘇曲折緩慢,全國經濟企穩回升的基礎仍不牢固,下半年上海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影響經濟波動的潛在因素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