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天津港曾將港區內物流企業的危化品運營資質全部回收,只保留了中化集團的資質。但之后,管理部門又慢慢“開了口子”,允許物流企業申報低級別危化品資質。
據一位接近瑞海物流的人士稱,瑞海物流創立時有3個自然人股東,其中兩位皆擁有政府資源,另一位則是中化危化品物流有限公司的前任高管。
“正是這三人配合,使得需要諸多行政部門審批才可獲得的危化品運營資質簡單到手。”該人士說。
據了解,瑞海物流在第一次申報審批危化品運營資質時沒有合格。2014年下半年,瑞海物流告知相鄰的天津市中聯建通國際物流有限公司(下稱中聯建通),因為自己要進行第二次申報,相關部門按規定要對周邊防護設施進行檢查,希望對方加以配合。但之后,檢查再無下文。
違規埋下禍根?
據愛蘭德的一位高管介紹,當初瑞海物流以每年510萬元的價格租下堆場后,又投入七八百萬元改造成危化品倉庫,包括兩個倉庫、1個地下消防池和1個沙坑。
天津濱海新區行政審批服務網上辦事大廳官網2014年9月10日公布的《天津東疆保稅港區瑞海國際物流有限公司躍進路堆場改造工程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擬批復公示》中則顯示,該改造工程的投資是810萬元。
但據知情人士稱,建成占地4.6萬平方米的危化品物流堆場,所需資金要超過千萬元。
“除非他們使用的是不符標準的材料,才可能低成本建設這些設備。”上述知情人士說。
按照相關規定,危化品運營者必須要對周邊單位履行告知義務。“當時,瑞海物流來告知,他們有5-6類危化品的運營資質。”中聯建通主管業務的副總經理杜維回憶。
但僅憑口頭告知,對方實際運營的危化品級別是否真的屬5-6類,杜維并不可知。由于5-6類危化品屬于低級別,危險程度不高,所以隔壁的中聯建通員工雖然有些擔心,但未特別留意,以致于爆炸發生之前,撤離中的中聯建通值班經理方志強還在電話中和杜維開玩笑:“有沒有聽到噼里啪啦?是不是感覺像在放鞭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