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國家的禁令
在德國、日本、印度等股票市場,它們通過靈活掌控“入場券”、對惡意做空行為明令禁止等方式,合理引導了國際資本在本國股市中發揮正向作用。
德國:明令禁止裸賣空股票
理性實干的民族文化、健全的社會福利機制、以中小企業為骨干的經濟結構,加上長期依賴銀行間接投融資,導致德國人對炒股熱情不高,尤其是2000年“新經濟”股市泡沫破裂以后。
與之相對的,國際資本長期占據德國股市的半壁江山。他們特別青睞德國大型企業的股票,尤其是占德國股市總市值約60%的DAX成分股。
就監管來說,德國股市采用聯邦、州、交易所三級監管模式,并設有獨立的交易監督調查機構——交易監督所。其中,2002年成立的聯邦金融管理局(BaFin)是德國聯邦層面唯一的金融監管機構,同時負責監督銀行業、保險業及證券期貨業。對德國股市而言,BaFin明確了高頻交易、內幕交易、賣空等方面的監管規則,雖然沒有對國際投資者的“特別照顧”,但國際投資者必須遵守德國股市交易規則。
值得一提的是,在賣空方面,BaFin結合歐盟的規定,對德國證券市場制定了兩條根本原則:一是禁止原則,即禁止裸賣空股票、公共債券及針對公共債券的信用違約掉期(CDS);二是透明管理原則,即股票、公共債券及有關CDS的凈賣空頭寸有義務向監管機構報告并公開。其中,超過一定規模的股票凈賣空頭寸必須通過聯邦司法部公報對外公布。
印度:汲取教訓嚴格控制外資“入場券”
印度股市的投資力量主要集中于外國機構投資者、本國銀行、共同基金、保險公司等,個人投資者所占比例小。投資印度股市的外資多是短線操作,在印度股市資金中所占比例較大,經常通過惡意做空等投機手段大量獲利。
2007年10月17日,就在印度舉國上下為“敏感指數”沖破19000點大關而歡呼雀躍之時,孟買股市卻上演了跌宕起伏的一幕,開盤即大幅跳空低開,一度暴跌9.2%,孟買證交所的各種股票幾乎全線跌停,慘不忍睹,印度兩大證券交易所被迫暫停交易1小時。
為抑制股市狂飆,印度政府不得不使出殺手锏,作出限制“參與票據”買賣股票的規定:外資機構投資者及分賬機構不能再發行或更新他們已發行的“參與票據”,并將外國機構投資者發行“參與票據”的規模嚴格限制在其監管資產的40%以下。投資“參與票據”的投資者將被要求在監管當局注冊、登記,同時必須在18個月內終止現有的參與票據。
印度政府通過限制海外投資者投資印度股市的比例,從而打擊外資投資的不良行為。在監管思路的設計中,印度突出了保護投資者利益的重點。印度證交會現在每年都會推出一系列法規,以促使證券市場平穩發展。
日本:嚴厲打擊內幕信息
截至2014年3月底,在日本股市中持股的外國投資者比例達到30.8%,是這一比例首次超過三成。而截至今年3月底的數字顯示,隨著對日本企業收益期待增加,外國人在日本股市持股比例再度刷新歷史峰值,同比增加0.9個百分點,達到31.7%。今年2月份海外投資者在日本股市凈買入2.386萬億日元資產,是該指標歷史上最大的月度購買記錄。
內幕交易在歐洲和美國通常面臨重刑和高額罰金,在日本卻大多受到容忍。2012年經歷國內幾大內幕交易丑聞后,日本加大金融違規打擊力度的呼聲漸高。2013年起,日本金融監管機構提議監禁泄漏信息用于內幕交易者,以加強對內幕交易的打擊;向內部交易員提供信息助其獲利者將面臨長達五年的監禁和500萬日元罰款。日本金融服務局(FSA)的文件還顯示,對機構的罰款最高達5億日元(530萬美元)。
2012年,監管機構發現,包括野村控股公司在內的券商員工泄漏自己所管理的股票發行信息,之后日本政府即嚴打內幕交易。(汪文品/綜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