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接連漲價應對
有人憂,也有人喜!作為棉花的替代品,價格相對穩定的滌綸絲生產企業卻迎來難得的擴產機遇。剛剛在香港上市的晉江百宏實業主打產品是滌綸長絲。外界問及“棉價對公司業績可能帶來的影響”時,百宏實業主席施天佑表示,目前滌綸長絲遠比棉花價格便宜,加上棉花生產受季節性影響,故棉價下跌并不影響該集團收入。據了解,整個華南地區滌綸絲占全國銷售達35%,而百宏在華南的市場份額高達37.5%,目前整個市場依然處于求大于供的狀態。因此施天佑認為,服裝企業不會舍近求遠,未來百宏還會繼續擴大產能。
這波棉價暴跌對服裝企業特別是品牌企業,則更多是利好消息。此前由于棉價暴漲,泉州男裝和一線運動品牌都借助品牌優勢,趁勢進行了數輪價格調升,且經銷商和消費者對此均沒有異議。根據剛剛結束的一些男裝2011秋冬訂貨會反饋的信息,今年男裝平均提價15%左右。如今棉價出現回調,對它們來說,提價之后又逢原料價格回落,可謂是意外之喜。
不過從紡織服裝產業鏈的價格傳導滯后規律來看,在綜合成本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從棉花、棉紗、棉布,再到服裝等終端產品,價格逐步往下傳導,但是越往下游提價幅度越小。暴漲暴跌都會導致上游企業面臨更大的成本和市場風險,勢必波及下游的服裝企業。去年棉價漲幅超過100%,而終端服裝產品的漲幅僅為兩三成。
告別低棉價時代
棉價反復暴漲暴跌,讓很多企業直言看不懂,觀望氣氛更加濃厚。棉價究竟何時會穩定下來?未來的棉價走勢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業內普遍認為,在今年10月份下一個新棉上市前,國內棉價預計將整體維持在每噸2.4萬元到2.8萬元區間運行,處于相對穩定的狀態。今年國家加大銀根緊縮導致市場需求減少,及棉花種植面積增加等都是專家研判棉價將趨穩的主要因素。
此外,不久前國家出臺了歷史上第一份棉價保護政策。根據該政策,在2011年9月1日至2012年3月31日,一旦國內標準級皮棉價格連續5個工作日低于19800元/噸,國家將啟動政策性收儲。專家普遍認為,這一政策也將使棉價趨于穩定。
不過另一個更值得業界關注的研判是:即使新棉上市,中國棉價今后仍將保持在每噸2萬元至3萬元的價位之間,很難再回到去年上半年的每噸1萬元至2萬元。也就是說,中國低棉價時代已經就此結束了。“實際上,經過這幾波激烈起伏后,棉價的區間已發生了重估,一舉邁上2萬元至3萬元的時代。”晉江瑞達期貨研究院研究員張錫瑩指出,在預計棉花價格的時候,通常會考慮三方面的因素,一是棉農種植棉花的成本,二是中間流通環節的利潤,三是市場的供需關系。用工荒加上化肥漲價等剛性成本,推高了棉農種植棉花的成本。而這些又決定棉花皮棉價格至少要到16000元/噸,低于這個價格棉農就沒有了利潤。同時,中間商的利潤大概需要維持在2000元/噸的水平。再加上市場上需求要大于供給。“綜合這些因素,未來棉價只能保持在22000~28000元/噸之間,可能會圍繞25000元/噸上下浮動。”張錫瑩說。
近期棉價出現大幅下降,紡企是否應借此增加庫存?記者從業內了解到,雖然此前棉價高位時,不少紡企已經減少了庫存,但企業仍需先行消耗掉庫存的高價棉花,才會購進新棉。因此更多的企業反而選擇觀望,避免因棉價繼續下行而帶來庫存虧損。不過張錫瑩建議,一旦出現價位低于2.2萬元/噸,企業就可以適當買進套期保值,為新生產年度的棉花做一個儲備。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