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下午,亞夏汽車在深交所舉行重大資產重組說明會,多家媒體就該次重組中股權轉讓作價合理性、資產評估方式的合理性、是否存在突擊入股嫌疑、如何保障中小投資者權益、業績承諾的合理性等市場關心的問題提問。亞夏汽車及重組標的中公教育的代表則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將轉型進入非學歷職業就業培訓行業,盈利能力將得到有效提升,持續經營能力和綜合實力將得到增強。
根據重組方案,亞夏汽車將作價13.51億元置出除保留資產外的全部資產與負債;同時擬收購李永新等11名交易對方持有的中公教育100%股權,置入資產總價格達185億元。本次重組完成后,上市公司實控人將變更為李永新和魯忠芳,中公教育將實現借殼上市。
關于置出及置入資產的評估公允性,亞夏汽車方面表示,目前的資產屬重資產且盈利能力弱,采用資產法評估;而中公教育屬輕資產,盈利能力強,采用收益法評估。
對市場關心的盈利持續性,中公教育方面表示,公司具有持續盈利能力。與K12教育行業依賴師資的特征不同,公考行業對內容更加注重,對名師依賴少。舉例來說,中央機關考試內容每年都會變化,這種特性決定了內容研發比聘請名師更有決定性意義。與此相匹配的是,中公教育輔導模式中教學環節只占25%,名師的作用在逐漸被弱化,名師即使出現流失,也并不會造成公司利潤的系統性下滑。此外,因公司品牌、福利、薪酬等在行業處于領先地位,公司的核心員工、教師流失率也都比較低。
就市場關心的業績承諾如何兌現及中公教育是否面臨增長天花板等問題,有關人士在說明會上回應道:整個職業教育市場非常廣闊,保守測算規模是6000億元,而中公教育占比不到1%,可拓展空間巨大。此外,中公教育的品牌匯聚力量越來越強,橫向拓展能力也在加強,在319個地級市都有機構,渠道優勢明顯。通過提升市場占有率,中公教育完全可以完成業績承諾。業績承諾設置了相應保障條款,有利于維護投資者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