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昨天(19日)是端午節假期后上班的第一天,包括A股在內的全球股市都出現了大幅震蕩。上證綜指下跌3.78%。
昨天晚些時候,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接受《上海證券報》采訪時對此回應表示,股市出現波動,主要受情緒影響,投資者應該保持冷靜,理性看待。
多位券商首席經濟學家接受中國之聲采訪時一致認為,中國經濟基本面堅實牢固,上市公司經營狀況良好,對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充滿信心。
在被問到如何看待昨天上證綜指下跌3.78%的時候,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表示,金融市場波動受多種因素影響,昨天股市出現波動,主要受情緒影響,周邊股市也都出現一定程度的下跌。他認為,既然是市場,就會有漲有跌,投資者應該保持冷靜,理性看待。
而對此,多位券商首席經濟學家在接受采訪時也都認為,市場的這一表現并不理性,過于情緒化。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表示,這一輪的股市和三年之前相比,估值水平相對比較合理,股價的下跌空間并不是很大,而且整個股市的杠桿率水平也很低。
資本市場里股價最終反映的是經濟基本面上公司的價值,中國經濟基本面究竟如何?央行行長易綱認為,當前我國經濟基本面良好,經濟增長的韌性增強,總供求更加平衡,增長動力加快轉換,今年以來人民幣是少數對美元升值的貨幣之一。他說,“基于這樣的經濟基本面,中國的資本市場有條件健康發展,我對此充滿信心。”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鋒表示,尤其是很多上市公司經營狀況良好。比如上市公司的杠桿率在降低,它的生產經營狀況得到恢復,甚至有些行業、有些公司發展得非常好,這就是價值凸顯。目前是入市的好時間。
上市公司的基本面究竟好不好,數據來說話。據Wind資訊統計,今年一季度,A股上市公司業績普遍增長較快。滬深兩市3498家披露一季報的上市公司共實現營收9.89萬億元,同比增長11.44%;歸母凈利潤9308億元,同比增長14.41%。以服務新興產業為主的創業板公司一季度歸母凈利潤254億元,同比增長31.3%,明顯高于A股其他板塊公司業績,周期性行業也有明顯復蘇。
而與此對應的是,上市公司的整體股價卻處于相對低位。數據顯示,截至19日,上證綜指市盈率為13倍,深證成指市盈率為21.4倍。而2016年1月底,上證綜指處于2700多點的位置時,市盈率也有12.88倍,深證成指市盈率比現在還高,達到30.36倍。
在采訪中,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說:“我對中國經濟一點都不擔憂。隨著經濟增長,中國經濟體量地不斷擴大,經濟增速放緩是十分正常的現象。如果把現在的經濟增速繼續放緩,即便放緩到5%,依然還是美國的兩倍以上,其實也是可以接受的。此外,今年以來企業的效益在提高。上半年工業企業的利潤增速達到了15%,這是歷史上一個比較好的水平,比GDP增長了一倍多。這種增速,說明一方面經濟去杠桿在順利推進,另外一方面企業效率在提高。”
央行行長易綱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近年來,內需對中國經濟的拉動不斷上升,貿易依存度已從2006年的64%下降到去年的33%,低于42%的世界平均水平,經常項目順差占GDP的比例也從2007年的約10%下降到去年的1.3%,我國經濟應對外部沖擊的能力不斷增強。中國是一個有13億多人口的大市場,經濟內生潛力巨大,有充分的條件和空間應對好各種貿易摩擦。
而在昨天收盤后,眾多機構也都紛紛給出判斷,認為我國經濟穩定增長基礎堅實,內生動力的潛力成為重要看點。博時基金撰文指出,針對內需的相關政策有望后續延續調整,市場對國內需求的預期有望獲得改善,從這個角度看,內需驅動的板塊大概率能獲得相對收益。
易綱表示,人民銀行始終高度重視外部沖擊的影響,將前瞻性地做好相關政策儲備,綜合運用各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穩定,把握好結構性去杠桿的力度和節奏,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他還說,黨的十九大已對下一步改革開放作出全面部署,中國必將繼續堅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改革開放有利于中國,也有利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