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以來,滬深兩市不少上市公司推出回購預案,其中大多存在股東大比例質押股權的情況。5月以來,深圳轄區少數民營控股上市公司因實際控制人高比例股票質押引發平倉風險,其中深圳市科陸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較為典型。
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監管層始終保持高度監管敏銳,密切跟蹤風險進展,逐周進行壓力測試,積極推動科陸電子實際控制人化解風險。業內人士認為,科陸電子實際控制人股票質押風險的累積爆發在民營控股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中具有一定代表性,該公司股票質押風險的順利解決說明股票質押風險可以通過市場化手段得到化解。需要注意的是,現有控股權轉讓的停牌時間難以滿足市場實際需求,應進一步完善股票質押規則。
各方積極化解股票質押風險
中國證券業相關負責同志曾表示,證券業協會就具體個案情況向會員進行了廣泛調查,經了解,質押融資方通常為上市公司5%以上的大股東,相當部分是上市公司控股股東,為保持對公司的影響力和控制權,一旦出現違約風險,相關股東傾向于與證券公司協商通過補充標的證券及其他質押物、合同延期、展期等多種方式避免進入處置程序。個別最終進入違約處置的,需遵守上市公司股份減持規定中關于減持時間、比例和信息披露等方面的要求,因此證券公司往往會協助尋找受讓方,通過協議轉讓、司法拍賣等方式變更股權持有人,真正從二級市場減持的金額非常有限。
“為防止被強平或公司易主的事實發生,上市公司通過補充質押、停牌、持續增持等手段自救。”華創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君表示,在短期內大盤調整的環境下,風險較高的上市公司頻發補充質押公告。2018年上半年上市公司總計發布約800條補充質押公告,較去年同期增長3倍;同時,質押方不會簡單對跌破平倉價的公司強制平倉,更傾向于尋找有意整體承接股權的主體,通過協議轉讓達成交易。
以科陸電子為例,截至2017年12月18日,該公司創始人、實際控制人饒陸華累計質押股票4.82億股,占其所持公司總股份的79.41%,質押融資金額為27億元。2018年以來,科陸電子股價持續下行,至6月公司股票停牌時累計下跌27.16%,遠超同期中小板指數5.56%的跌幅。經過多輪補充質押物,至6月11日,饒陸華將所持全部股票質押,已再無補倉能力,平倉風險一觸即發。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面對平倉風險,饒陸華開始籌劃轉讓股權。6月7日,公司披露控股股東籌劃股權轉讓事項,宣布股票停牌。在此期間,饒陸華與5家有入股意向的機構圍繞股權轉讓的價格及公司未來的發展進行密集協商,其中包括國資體系投資平臺、民營上市公司以及其他資本投資平臺。最終,饒陸華與深圳市國資委下屬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深圳市遠致投資有限公司達成一致。8月4日,饒陸華與遠致投資簽訂《股權轉讓協議》,饒陸華向遠致投資協議轉讓科陸電子10.78%股份,轉讓價款10.34億元。8月10日,雙方完成股權交割,饒陸華將把股權轉讓款全部用于償還股票質押貸款。
遠致投資入股科陸電子后,發揮其“國資背景”優勢,積極幫助上市公司協調相關銀行恢復授信。經過溝通,農業銀行、光大銀行恢復了上市公司3億元的授信額度。此外,如果遠致投資未來進一步增持并控股科陸電子,將有助于提升公司信用等級,改善公司融資環境。
下半年風險整體可控
華創證券分析師徐馳表示,展望下半年,股票質押新規出臺后,50%的質押比例風險縮小,且各月度存在的已有質押壓力呈總體下降式分布,2019年上半年的解押壓力逐漸減少。
從跌破平倉價的安全空間看,徐馳認為,整體下跌至平均平倉價仍有20%左右空間。根據測算,多數個股距離平倉線仍有一定空間,不會出現多數質押個股集體進入“雷區”。根據過去質押數據統計,股票質押到期規模壓力較大只集中在房地產、醫藥、化工、傳媒等行業,其他行業壓力較小;下半年股票質押風險總體可控。
此前,上交所公告強調,對于最終確需處置的交易,證券公司不會簡單通過二級市場“一平了之”,更傾向于尋找有意整體承接股權的主體,通過協議轉讓達成交易。如果相關股份仍處于限售期,短期內更是無法通過集中競價賣出的方式進行處置。對于可以通過集中競價處置的股份,對5%以上股東、董監高、特定股東的違約處置,仍需遵守上市公司股份減持規定中關于減持時間、比例和信息披露等方面的要求。截至目前,尚未發生由于二級市場平倉賣出導致上市公司控制權非正常轉移的情況。綜合來看,股票質押風險對市場短期沖擊有限。
深交所強調,最終確實需要進行違約處置的,受股份減持規定等因素影響,直接從二級市場減持的金額較為有限。據統計,2017年全年深市二級市場累計違約處置金額約7億元,日均違約處置余額約為已觸發違約風險融資余額的萬分之一。
市場化手段化解風險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部分實際控制人風險控制失當是導致股票質押風險產生的根本原因。饒陸華通過質押融資方式參與上市公司定增和進行其他投資是股東的一種市場行為,其最終依靠轉讓股權這一市場化方式化解自身質押風險。股權受讓方雖是地方國有資本運營公司,但轉讓及定價均是雙方通過市場化方式協商確定,這說明股票質押風險可以通過市場化手段得到化解。
據接近證監會的人士透露,引入具有實力的股東是化解風險的關鍵。遠致投資作為深圳市國資委下屬企業,擁有較為雄厚的實力,截至2017年,遠致投資總資產330.3億元,凈資產210.03億元。科陸電子引入遠致投資作為戰略投資人,有利于形成對民營控股股東“一股獨大”的適度約束和制衡,優化了公司治理結構,增強了抵御風險能力,提振了市場對公司的信心。遠致投資入股后,部分銀行恢復對公司的授信額度,就是對公司信心提升的一種體現。
不容忽視的是,現有控股權轉讓的停牌時間難以滿足市場實際需求。根據現行停牌規則,轉讓控股權的停牌時間最長為10個交易日。從科陸電子的情況來看,遠致投資完成盡調、價格磋商等一系列程序共耗時54天,現有的10個交易日停牌時間確實難以滿足實際需求,而為進一步延長停牌時間,上市公司往往會以其他理由停牌。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負責人田利輝建議,應進一步完善股票質押規則。一是適當限制公司控股股東質押股票比例,所獲資金的使用予以適度監管;二是合理限制績效不佳或者行為存疑的公司股票予以質押,嚴防惡意套現行為;三是嚴格限制對于去產能的“兩高一剩”行業的股票質押融資行為;四是對虧損企業和高市盈率公司股票質押需予以審慎限制;五是證券公司要嚴格控制股票質押集中度,防止循環融資行為;六是開展股票質押業務的券商,需要建立全面嚴格的盡職調查機制;七是做好穿透式管理,強化質押的信息披露,做好風險提示和預警。(記者 徐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