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萬科城業主質疑樓盤存虛假宣傳 精裝房質量低劣
據陜西廣播電臺微信公眾號消息,最近,不少萬科業主向交通916反映,西安萬科城樓盤存在虛假宣傳的情況。買房時承諾每個家庭會有學區名額,但實際上孩子們卻排不上名,無學可上。除此之外,說好的精裝房,裝修質量也低劣不堪。
業主張女士稱:“我現在最頭疼的是孩子的上學問題,當初選擇這個樓盤就是看重它帶學區,結果兩個孩子都沒學上。不說小學,幼兒園都得排隊,這都投訴幾次了?,F在幼兒園說是重新建一個,但是小學,中學還是得排隊。那么多家庭,學校就這點名額,根本就沒法讓孩子上學,就是買房的虛假宣傳嘛!我排了幾次,一個名額也輪不上!”
業主段先生表示:“我覺得一個是承諾好的學校的問題,萬科城一共三期,差不多至少一萬多名業主吧,帶的學區,根本解決不了孩子上學的問題,這個還要虛假宣傳,就是坑人的嘛!我們孩子也是托人在外面上,沒辦法。第二,就是住在這里,太吵了,每天學校離得近,孩子的跑操聲,上課聲都能夠聽到。早上8點,下午5點,有時候晚上也會有活動排練!房子的玻璃根本不隔音。”
萬科城的裝修質量嚴重低劣,房屋出現裂縫,衛生間的馬賽克大面積脫落,需要重換等等,多位業主進行維權,卻遲遲不見處理。
業主趙女士說:“我家的地板,已經出現翹起來的情況了,而且旁邊墻體的圍裙,基本是一碰就掉,還有衛生間的馬賽克瓷磚,全都掉了,不僅是我家,基本上業主家里都是這,這個房子是精裝房。大家都存在這個問題,你一反映,萬科的物業給業主換瓷磚,還要再多付300多塊錢,我們也沒辦法。”
業主張女士表示:“我家的墻體都出現裂縫了,還是在臥室,挺大一塊,反映了也沒見解決,現在覺得太難看,全部用壁紙先遮起來了。”
萬科銷售額只增不減 2018年銷售破6000億
據時代周報報道,1月4日,萬科發布公告表示,12月份實現合同銷售金額630.1億元,實現合同銷售面積438.7萬平方米。至此,2018年全年萬科共計實現合同銷售金額6069.5億元,同比增長14.5%,實現合同銷售面積4037.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2.3%。
在這個冷風凜冽的行業寒冬,萬科在土地市場卻格外活躍。憑借著1316億元拿地金額位居中國指數研究院拿地排行榜的榜首。據觀點指數統計的數據,萬科在2018年新增地產項目241個,新增項目建筑面積5070.5萬平方米,其中權益部分為2967.14萬平方米,占比58.52%,同比增加7.2%。
對萬科而言,2018年風波不斷。2018年9月底,萬科在深圳大梅沙召開秋季例會,將“活下去”作為會議主題。一時之間悲觀情緒浸染整個地產行業。與此同時,萬科逆市拿地,并通過并購模式擴大土地儲備。這些動作引發了外界對萬科的質疑。這讓萬科董事長郁亮不得不到處解釋和澄清。“活下去是因為萬科自身的憂患意識,并非是唱衰行業,市場依然還有很大空間。”
在“活下去”風波尚未平息之時,萬科又因項目大幅降價引發關注。國慶前夕,廈門萬科白鷺郡項目開始降價促銷,推出百余套89-110平方米特價房,其中降價幅度逾三成。據媒體報道,為平息早期業主一位內房價下降的不滿,萬科主動發起了退款補償行動。
如今上述風波已經逐漸被外界淡忘,但下半年接踵而至的工地事故將萬科再次裹挾至輿論的漩渦。
2018年12月29日上午,上海市閔行區政府發布消息稱,上海市閔行區七寶鎮新龍路、號文路附近一在建工地發生基坑坍塌事故,后經確認,3名建筑工人被壓全部死亡。
公開資料顯示,此次發生事故的是由萬科企業和金地集團聯合開發的七寶生態園項目。
在事故發生十幾個小時之后,上海萬科通過官方微信發布聲明稱,目前工地已經全面停工進行施工安全檢查,后續進展將第一時間公布。與從同時,集團公司已緊急召開集團工程系統全員視頻會議,即日起對所有在建基坑項目,先行無條件全部停工,全面進行安全隱患排查。
這并非孤例。12月1日,貴州省貴陽市觀山湖區貴陽萬科理想城項目發生其他類型事故,死亡1人。
再將時間推至11月12日,萬科在中山古鎮的項目萬科城工程發生地下室頂板局部坍塌事故,所幸并無人員傷亡。
行業調整呼喚房企匠心
據中國建設報報道,房地產業度過了黃金十年,不少房企抓住發展機遇,加快搶占市場和資金回籠,卻忽視了品質管控。當各類限價措施封堵房價上漲空間時,一些房企為追求利潤最大化,開始縮減建設成本,給房屋品質埋下隱患。
業內人士指出,房屋質量問題固然不能排除房企忽視品質管控等因素,還與購房者心態轉變有關。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占GDP比重為13.3%,房地產及上下游行業對中國經濟的整體貢獻超過30%,房地產資產占城鎮居民家庭整體財富的比重超過65%。房價近年來快速上漲,讓很多人過于看重其投資屬性,更關心如何買到房,而忽略了配套、品質等居住屬性要素。當市場降溫后,房子不再“買到即賺到”,購房者衡量重心自然發生偏移。
無論購房者關注點如何轉變,蓋好房子都應是房企遵循的根本。在行業轉型期,強化社會責任、提升以人民為中心的企業價值觀尤為重要。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劉洪玉表示,房地產市場由“快”變“慢”,雖然住房需求仍大量存在,卻更強調質量和差異化。對于房企來說,未來不再是簡單地買地蓋房賣房,而是更多扮演建造商的角色,比拼產品設計、工程成本控制和質量管理能力。
分析指出,房企產品除了涉嫌虛假宣傳,更多問題集中在內裝尤其是裝修房選材和部品方面。對于房企而言,如果僅為眼前利益忽視細節打造,就可能丟掉口碑與市場。
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總建筑師劉東衛表示,好房子與工業產品不同,其價值體現更長遠,因此要保證其品質長久性和完整性,“除了要求房企強化責任意識、加強監管之外,建立可行的裝修執行標準也是打造品質住宅的必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