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深交所正式發布《深圳證券交易所證券投資基金交易和申購贖回實施細則(2019年修訂)》,并自10月21日起施行。
本次規則修訂優化了深市ETF交易結算模式,調整了深市跨市場股票ETF申贖模式,進一步適應市場實際需求,提升市場申贖效率,對促進深市ETF市場長期健康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本次規則修訂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深市ETF的交易結算模式由T+1DVP調整為A股模式。調整后,ETF份額交收時間由T+1日提前至T日,資金交收時間仍為T+1日,與A股交收時間一致。二是變更深市跨市場股票ETF申贖模式。在保留場外實物申贖模式的基礎上,深市跨市場股票ETF場內申贖模式由“全額現金替代”變更為“深市股票實物申贖,滬市股票現金替代”模式,并由中國結算實行擔保交收。
深交所有關負責人表示,深市ETF交易結算模式調整,一是簡化ETF運作模式,降低市場參與各方的運行成本和操作風險,有利于保障ETF市場安全穩定運行;二是增強ETF市場流動性,進一步強化ETF產品的工具屬性,有利于引導以機構投資者為代表的中長期資金通過配置ETF廣泛參與A股市場。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跨市場股票ETF場內申贖模式調整后,實現當日申購的ETF份額當日即可賣出,當日贖回的股票當日即可賣出,投資者和流動性服務商的份額及資金使用效率均得到顯著提升。
據介紹,近年來,深市ETF產品越來越得到市場認可,數量及規模持續增長。截至目前,深交所ETF共有63只,場內資產凈值約1061億元,較去年底分別增長17%和45%。深交所高度重視ETF市場的創新和發展,近期除優化ETF交易結算模式,還重點推動三個方面工作:一是降低市場成本,于9月12日發布通知,暫免收取ETF的上市初費、月費及流動性服務商交易單元流量費。二是不斷豐富ETF產品體系,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地方國企改革等ETF產品發展,推出首批商品期貨ETF,積極推動開發跨銀行間市場債券ETF、原油ETF等創新品種。三是做好投資者教育和服務,持續開展ETF大講堂、機構投資者座談會等活動。目前,深交所ETF大講堂活動已累計舉辦57期,參與人數1.4萬人。(記者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