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中國經濟正在出現積極變化:工業、服務業和消費增長加快,整體投資和就業形勢保持穩定,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
昨日出爐的一系列宏觀經濟指標都表明,當前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態勢進一步顯現,實現全年預期增長目標是有基礎、有條件的。
“快”:工業、服務業和消費增長加快
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數據顯示,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2%,增速比上月加快1.5個百分點;服務業生產指數增長6.8%,比上月加快0.2個百分點。
“近期生產回暖態勢較明顯,促進增長動能得到恢復,四季度經濟增長有望趨穩,可能保持在6%左右。”交行首席研究員唐建偉說。
此前公布的一系列相關指標也已表明工業經濟正在改善。11月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重回擴張區間,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降幅也在收窄。
“今年以來,工業增長保持總體平穩的態勢,特別是工業生產結構優化趨勢在顯現,一些新的增長動能在積聚。”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認為,從未來發展看,工業增長仍然是支撐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
消費增速的加快也是11月經濟數據的亮點。數據顯示,11月消費同比增長8%,增速比上月加快0.8個百分點。
付凌暉分析稱,受“雙十一”購物節帶動,11月網上零售對于消費的增長起到很大拉動作用。未來中國發展以內需為主、以消費拉動為主的趨勢將更加明顯,增長的可持續性將進一步提高。
“穩”:投資和就業形勢保持穩定
穩的特征在11月數據中也體現得非常明顯。
據統計局數據,1至11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2%,增速與1至10月持平。
拉動投資增長的主要動力來源于服務業和高技術產業。1至11月,高技術制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同比分別增長14.8%和13.1%,遠超同期整體投資增速。
在付凌暉看來,國家的工業化、城鎮化還沒有完成,基礎設施建設還有很大空間,未來投資潛力巨大。“下一階段,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和要求,各地方和各部門做好相關工作,投資增長將保持總體穩定。”
作為“六穩”之首,穩就業對經濟穩定至關重要。今年就業數據交出了滿分的答卷:前11個月,城鎮新增就業達1279萬人,提前完成全年預期目標。
付凌暉在發布會上透露,“從全年來看,新增就業水平有望達到1300萬人以上,將是連續7年新增就業達到1300萬人,是非常不容易的。”
“進”: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
今年以來,經濟延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態勢。如果說“穩”直觀體現在量的增長上,那么“進”則更多蘊含在質的提升上,尤其是結構持續優化、產業加快升級之中。
一組組數據均可印證:1至11月,投資和消費增速都快于出口增速,內需對經濟增長的拉動繼續增強;高技術產業和裝備制造業生產增速分別是8.9%和8.5%,明顯快于規模以上工業增長;高技術制造業利潤仍保持較快增長。
“從四季度情況來看,11月份主要指標出現了一些積極變化,實現全年預期增長目標應該是有基礎、有條件的。”付凌暉說。
盡管經濟數據出現改善,但經濟企穩基礎仍需鞏固。分析人士認為,未來逆周期調節政策仍需發力并提質增效。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要求“宏觀政策要穩,微觀政策要活”。在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看來,明年貨幣、財政政策的定向特色會更加明顯,財政政策更多是聚焦基建補短板和推動產業升級,而貨幣政策將在降低中小民營企業融資成本和配合財政政策推進兩方面繼續發力。(作者:梁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