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北京12月18日電 央行18日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5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以及15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結束了長達20個工作日的逆回購連續停擺狀態。因無逆回購到期,當日實現資金凈投放2000億元。
其中,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為2.5%,與此前持平;14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為2.65%,較此前下調5BP,也是近4年來的該項利率首次下調。央行表示,將密切關注市場流動性狀況,靈活開展公開市場操作,維護年末流動性平穩。
業內人士認為,受稅期以及逆回購操作連續多日暫停影響,銀行間市場利率有所回升,央行此時釋放資金有助于平抑資金面波動。同時,14天期資金跨年,在央行呵護下,年末流動性將大概率平穩無虞。
而從利率角度來看,西南證券固定收益分析師張偉指出,從MLF利率、7天逆回購利率到14天逆回購利率,這是一套連續的降息操作,暗含了央行對合意利率曲線的管理,因此并非新一輪降息。
此外,近期銀行間資金成本開始上升,本次“降息”可降低銀行間短期融資成本,有望引導即將于20日公布的LPR報價再次下行。有業內人士如是說。
受資金面變化影響,18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漲跌互現。隔夜Shibor結束2日連漲,下跌2.1BP至2.485%;7天Shibor跌0.3BP至2.585%;14天Shibor漲10.7BP至2.537%;3個月期Shibor漲0.4BP至3.040%。
而除降息外,近期市場對于降準的關注也有所升溫,有聲音認為明年1月即是一個較好的時間節點。如光大證券張旭表示,2020年春節出現在1月25日,春節前銀行體系現金投放的規模會超過往常,降準可以對沖該因素形成流動性缺口。此外,1月初即將有大量的地方政府債券發行,也需要中長期流動性的注入。
東吳證券李勇也認為,明年1月有可能進行降準置換或者定向降準操作,一方面可平抑年初資金面壓力,為專項債提前發行騰挪空間,還有助于緩解銀行負債端成本;另一方面通過結構性工具操作也保持了央行精準調控的基調。同時根據歷史經驗看,近兩年央行在1月份都有開展降準操作,有助于實現階段性穩經濟。
綜合來看,中信證券指出,12月MLF兩次操作維持超額續作、價格不變的特點,貨幣政策也以穩為主,保持定力、科學穩健逆周期調節。展望未來,降成本仍將是貨幣政策的主要方向,后續仍然存在量價配合的寬松空間,看好元旦前后重啟逆回購和降準操作以及明年繼續降息的空間。(翟卓 王都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