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造車上一路高歌猛進的恒大汽車,迎來新的里程碑。8月3日,恒大汽車集團在上海、廣州召開“恒馳”首期六款車全球發布會,六輛風格各異但款款造型出眾的恒馳,在聚光燈下驚艷亮相。
恒馳首期6款車全球發布會現場合影
一直以來,恒大造車的打法由于太過獨特,外界免不了對其造車前景心生疑竇。如今,6款恒馳同時亮相,其特有的造車路徑也越發為人所看清。
恒馳1
恒馳2
匯集頂級技術 加快造車進程
“一定要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里”,恒大從跨界之初就朝著對民族汽車品牌的這一要求前進。這決定了,恒大造車從一開始,就瞄準世界頂級核心技術及其知識產權。
例如,恒大大手筆將市面出售的頂級3.0底盤收入囊中;全資控股NEVS網羅歐洲研發和生產人才,奠定全球研發合作基礎。不惜代價引進動力電池領域的國際頂尖專家及其團隊;與德國hofer合作,掌握世界領先的三合一動力總成技術;與柯尼賽克合作,掌握頂級研發生產技術。
可以看到,作為引人關注的造車勢力,恒大緊抓關鍵“七寸”,在極短時間內掌握核心技術,大大縮短產品研發周期,加快造車進程。
恒馳3
恒馳4
站上巨人的肩膀 打造頂級造車朋友圈
造車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哪怕掌握了核心技術,僅憑一己之力仍將舉步維艱。對于行業新秀而言更是如此,必須站在一眾行業巨人的肩膀上,充分利用世界成熟的研發體系,將汽車工業的百年積淀以及新成果為我所用。
正因為如此,自造車以來,許家印就率高管全球奔波,密集考察,快速建立三大世界級造車朋友圈。先是與MAGNA、EDAG、FEV、AVL等汽車工程技術龍頭聯手,同步研發14款新車型,在技術研發領域建立了第一個朋友圈;再與全球15位頂尖造型設計大師戰略合作,在造型設計方面建立第二個朋友圈,確保恒馳擁有出眾“顏值”。還與前110大汽車零部件龍頭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在零部件供應鏈領域建立第三個朋友圈,為恒大汽車的產品品質提供保障;
正如許家印此前說的,有這么多的龍頭企業幫助恒大來造車,想不成功都很難。
恒馳5
恒馳6
鎖定規模化優勢 搶占市場制高點
汽車行業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紅海,成功除了要有過硬技術,一流產品,還要有價格這塊敲門磚。對此,許家印提出了解題思路——規模化。
恒大先是在上海、廣州等地布局生產基地,以支持其“3-5年內年產能將提高至100萬輛”的宏偉目標。在規模優勢下,管理成本、銷售成本等將大為降低。
有了大規模生產為基礎,零配件的大規模采購也將有效降低成本,同時恒大還再三強調,能夠集成的要盡可能集成,能夠通用的零配件,盡可能通用,以實現成本控制。
此外,恒大還引進世界先進的生產工藝和智能的制造設備,只有這樣,才既保證了品質,又全面提高效率,實現有效的生產成本下降。
復盤恒大造車路,可以看到,為了造車,恒大不惜一切代價,匯聚全球頂尖的人才、技術、設備。正是這種超常規打法,使恒大在造車路上不斷加速。恒大汽車要成為世界規模宏大、實力強悍的新能源汽車龍頭,或許并不只是一個自我鼓勁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