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澤深介紹,截至目前,前15家鋰離子電池龍頭企業總投產產能近1700GWh。
2024年,國內共93個儲能鋰離子電池生產制造項目規劃年產能832.2GWh,其中77個項目已披露投資金額,總計3037.75億元,達產后年產值達2923.16億元。
108個儲能系統集成生產制造項目規劃年產能621.42Wh,其中76個項目已披露投資金額,總計1646.2億元,達產后年產值2420.65億元。
48個液流電池儲能生產制造項目規劃年產能124.28GWh,其中34個項目已披露投資金額,總計926.54億元,達產后年產值1328.5億元。
48個鈉離子電池儲能生產制造項目規劃年產能254.7GWh,其中39個項目已披露投資金額,總計1267.7億元。
42個固態/半固態電池生產項目規劃年產能235.5GWh,其中,31個項目披露投資金額,總計1275.29億元,16個項目披露達產后年產值,共計966億元。
11個壓縮空氣儲能產業項目規劃年產能達3.4GW,總投資超49.78億元,達產后年產值超205億元。
25個飛輪儲能制造項目規劃年產能達40.81GW,總投資超185億元,達產后年產值超366億元。
會議現場圖片
據CESA儲能應用分會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024年底,近30個省市公布2025年新型儲能產業鏈和供應鏈產值目標,總目標超2萬億元。2027年新型儲能產值目標總額近3萬億元,2030年新型儲能產值目標總額近4萬億元。
截至目前,寧德時代、億緯鋰能、國軒高科、遠景動力等26家中國企業在海外共投建65個鋰離子電池及儲能系統集成生產制造項目,投產/在建/規劃產能達823GWh,其中34個項目已披露投資金額,總計3558億元,主要集中在美國、匈牙利、摩洛哥、印尼、西班牙、德國以及東南亞等國家。
據CESA儲能應用分會產業數據庫不完全統計,2024年國內儲能電芯出貨量301.04GWh,同比增長55.87%;全球儲能電芯出貨量323GWh,同比增長53.81%。Top9為中國企業,國內企業儲能鋰電池出貨在全球占比中提升至93.2%。2024年國內儲能電芯出貨量中約43.3%出口到海外,出口量約130.4GWh。2025年儲能電芯全球市場仍保持20%以上的增長率,預計2025年全球出貨量超390GWh。
會議現場圖片
CESA儲能應用分會產業數據庫共追蹤到全球115起儲能相關安全事故,就事故場景分析,其中電池生產工廠事故17起(其中包括4起電池回收工廠事故),運輸途中事故5起,工程測試中心1起,儲能電站事故92起,發生事故的儲能電站總規模超過5GWh。主要涵蓋生產、運輸、安裝、調試、并網、運維等階段。
王澤深指出,中國儲能產業從“政策驅動”到“創新驅動”,從“規模擴張”到“質效優先”,新型儲能電站建設要統籌考慮各省網架現狀、調節能力現狀、消納能力等,結合建設綜合成本最優、調節能力最強、消納能力最高三個維度出發,以系統性、協同性、整體性思維破解發展障礙。
王澤深表示,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需要中國!中國儲能產業將以更堅定更強大的創新力積極參與國際合作,更好地融入全球化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攜手各國共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和能源轉型,為人類綠色低碳生活不斷貢獻中國儲能智慧與方案。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能源研究所副所長孫穎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能源研究所副所長孫穎在致辭中表示,當前全球能源結構加速轉型,以光伏、風電為代表的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持續攀升,儲能也成為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支撐技術。近年來,我國儲能產業進入高速發展期,技術路線百花齊放,應用場景不斷突破。截至2024年底,新型儲能裝機7376萬千瓦,超過抽水蓄能。鋰電池儲能占據市場主流,壓縮空氣、液流電池、飛輪等儲能技術加快推廣應用,多個300兆瓦級壓縮空氣儲能項目、百兆瓦級液流電池儲能項目、兆瓦級飛輪儲能項目開工建設,儲能技術呈現多元化發展態勢。
孫穎指出,今年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局印發《關于深化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促進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通知》,在引導新能源參與電力市場的同時,也為儲能的市場化發展營造了外部環境;同月工信部等印發的《新型儲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為下一步技術創新、產業布局和示范應用指明了方向。新型儲能產業正在逐步實現從商業化初期向規模化發展的轉變。未來隨著新能源發電規模的進一步提升,新型儲能將逐步成為促進電力安全供應和新能源消納的核心手段,產業發展的戰略機遇期正在加速到來。
中國電氣裝備集團儲能科技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季侃
中國電氣裝備集團儲能科技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季侃在致辭中表示,目前,公司累計儲能系統出貨量超35吉瓦時,保持行業靠前水平。助力建成世界上容量最大的海西州虛擬同步技術示范工程,全球首個100兆瓦時智能組串式構網型儲能項目,國內海拔最高環境最復雜的西藏崗巴儲能電站,國內首座集高效、綠色、智能于一體的現代化儲能基地等超500個儲能項目,高質量服務非洲單體容量最大的電化學等儲能項目,戶用儲能出海南非、德國、西班牙、意大利等多個國家,這些跨越山海的項目實踐,持續彰顯中電裝儲能在新興產業領域的擔當作為!
季侃表示,作為能源革命的踐行者與引領者,中電裝儲能始終以“國之重器”的使命擔當,與社會各界攜手共享技術成果,共同推動儲能技術的研發與應用,為全球能源變革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我們深知,儲能技術的突破不僅是企業競爭力的核心,更是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推動全球綠色轉型的戰略支撐。我們將以攀登者的姿態,積極參與國際儲能市場的競爭與合作,共筑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新格局,讓安全成為儲能產業最鮮明的底色,為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貢獻央企力量。
季侃指出,作為儲能領域的“國家隊”,中電裝儲能搶抓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契機,以“科技創新力、產業控制力、安全支撐力”為理念,以建設世界一流智慧儲能裝備系統集成商為目標。目前,公司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3個,省部級以上實驗室4個,CNAS認證實驗室1個,發布35項新產品,完成科技成果行業鑒定7項,其中5項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國網科學技術進步獎等多項榮譽,主導制定國家及行業標準46項,申請專利391項,擁有超200人的高精尖科研團隊,為全球儲能行業樹立起“中國標桿”。
浙江南都電源動力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裁高秀炳
浙江南都電源動力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裁高秀炳在致辭中表示,當前,全球能源產業正處于綠色低碳轉型的關鍵時期,儲能作為實現新能源規模化、高效開發利用的關鍵支撐,正迎來蓬勃發展期。
高秀炳表示,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了《關于深化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促進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通知》,明確提出推動新能源上網電量全面進入電力市場,通過市場交易形成價格,同時建立支持新能源可持續發展的價格結算機制。這一改革將促進新能源行業的市場化進程,推動資源的高效配置,助力新能源的高質量發展,也必將給儲能產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高秀炳指出,工信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了《新型儲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提出到2027年,我國新型儲能制造業全鏈條國際競爭優勢凸顯,優勢企業梯隊進一步壯大,產業創新力和綜合競爭力顯著提升,實現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這一行動方案為儲能行業指明了發展方向,將加速新型儲能技術的創新與應用,推動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高秀炳表示,作為儲能行業的一員,南都電源始終致力于推動儲能產業的發展。堅持公司“三化一融合”戰略——即產業一體化、銷服一體化、全球一體化、產業生態融合,旨在通過全產業鏈布局、全球化視野、銷售與服務的深度融合,以及與產業生態的緊密協作,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儲能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