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不想出門?手機外賣App,美味可口的美食送到家門口,可是吃的真的放心嗎?
據報道,最近,濟南李大姐點了“外賣”,但是到現在還反胃。因為漢堡是在思麥樂炸雞漢堡店購買的,那天李大姐為孩子買了漢堡,沒想到在漢堡中發現了一只蠕動的蟲子。李大姐家人聯系了賣家,可是對方卻提出賠償200元來去掉網上的差評。
據了解,這家店不僅有外賣服務,還有實體店。記者去店里一看才發現,漢堡店的衛生許可證還在辦理中。。。
隨后,記者把情況反饋給美團,美團工作人員答復:“注冊的店鋪需要衛生許可證,營業許可證,必須都有。”
對于思麥樂炸雞漢堡店吃出長蟲的問題,工作人員答復:“需要調查后才能給出結果。”
最終在記者協調下,漢堡店主賠付李大姐600元。
蒸蒸日上的外賣行業
記者調查里面不能說的秘密!
隨后記者又走訪調查了濟南萬豪國際小區,不少的外賣小哥會在小區等著取餐。記者看到,有家店鋪沒有任何消毒措施,甚至從廁所里接水用。而在外賣APP上顯示,這家店月售443份。
圖片上的設備和環境確實這樣的
可實際是這樣的
記者算了一筆賬:小店面,一個月三四百的租金,按照一天40單,一單10塊錢,一天就回本了,利潤可觀。
有的餐館還貼出了這樣的標語……
沒有資質的商家也是鋌而走險,只要來查,趕緊關門。嚴打一過,重新營業!
消費者看到的餐館好評都是真實的嗎?
NO
靠刷單!!!
在外賣手機app上,除了展示餐館的美食,環境外,大部分找不到餐館的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等信息,盡管記者提出要求查看餐館的相關證件,一些外賣平臺仍拒絕提供。消費者難道不應該有知情權嗎?
《網絡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辦法》已于2016年3月15日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局務會議審議通過,七月份頒發,于2016年10月1日起施行。
按照《網絡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辦法》消費者發現網絡食品安全違法問題,要向當地的食藥監局進行投訴舉報,依法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