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隱私泄露存隱患
“鵲橋代拍代秒搶拍代購”店鋪客服稱,“有時候客人超級多,我們不吃不喝不上廁所,努力加快速度,最后還有500人沒回復。有的客戶自助下單代拍了,但是沒安排上。”
那么,這樣一個低成本、零風險的代拍行業雖然對消費者產生了極大吸引力,但提供個人登錄賬號及密碼的要求,對于個人信息安全是否存在隱患呢?
南都記者詢問淘寶上的多家代拍店鋪,客服均承諾保證賬號安全,代拍只需要登錄密碼,不會對用戶造成任何影響,也沒有賣家有過相關投訴。
多名使用過代拍業務的消費者向南都記者表示,這種代拍安全可靠,不會被盜號,沒有提供付款時的支付密碼就行。
“我們沒有改過密碼,目前賬號并沒有出現異樣,如果不放心的話可以代拍后修改密碼。”有消費者稱。
“如果沒有任何安全隱患,那何必還需要登錄密碼?”中國科學院信息工程研究所信息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林東岱向南都記者表示,實名制賬號代表了一種身份,相當于一種個人身份的認證。“這種提供個人信息的行為存在極大安全隱患,不僅是你的信息被泄露,賬號更可以被操控。用戶個人賬號的密碼可登錄支付寶,目前看似乎沒有問題,不代表以后不出事。”
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廣告學系教師萬木春則認為,一般性的個人是缺乏數據價值評估能力的,使用代拍業務對普通消費者相當不理智,“類似于把關鍵敏感信息拱手相讓,平時臨時停車都不敢放挪車電話條,怕被騷擾,而這個是為了一點蠅頭小利便把自己的重要信息全盤托出。”
萬木春告訴南都記者,與大型數據供應商不同,這些代拍商鋪即便主觀上想做到數據保護,客觀上技術也難以達到,數據庫非常容易被黑客盜取。這些代管信息也有可能進入數據交易市場,并且根本不會做脫敏處理。他表示,這種代拍的做法如果形成規模,不僅對數字營銷行業現有的數據利用原則會造成破壞,更會加大消費者遭到多次深度詐騙的危險。
南都記者檢索發現,浙江警方此前就曾提醒消費者,雖然“網購秒殺器”也許能夠幫忙秒殺到心儀的商品,但事實上蘊含著巨大的資金被盜風險。因為秒殺付款一般都已提前綁定用戶的支付寶賬戶,以便用秒殺器快速付款。犯罪分子可以利用這個特點,將秒殺器捆綁上“支付寶劫持木馬”,盜取網民的支付寶賬戶和密碼。
消費者維權舉證難
劉昌松律師表示,代拍店鋪代消費者秒殺商品,法律上是一種代理行為,有權利知道被代理人的一些個人信息,否則難以完成代理任務。他同時告訴南都記者,代拍店鋪有義務為用戶保密,“若利用這種代理秒殺商品之際獲得了信息又出售或非法提供他人,輕者成立民事侵權,重者可能承擔出售、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罪的刑事責任。”
“泄露方也就是代拍店鋪應承擔責任,但消費者維權舉證有難度。”北京澤永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王常青認為,需要證明消費者個人信息被他人使用的事實、給本人造成的損失等。王常青說,“如果消費者與代拍方交涉,對方承認泄露,可以作為證據。”
劉昌松表示,若發生個人支付寶等賬戶資金被盜刷,應立即通過銀行止付,并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若個人信息被泄露,應想到是在哪些環節包括委托秒殺環節,并將情況報告公安機關。
對于淘寶上存在的代拍業務,阿里巴巴公關部工作人員謝敏向南都記者表示,任何代理的服務都有信息泄露的風險。淘寶方提醒消費者,包括淘寶賬號和密碼在內的個人信息,請妥善保管,不要隨意泄露。對于高風險的賬號,淘寶也會第一時間進行安全提示和密碼修改提醒,并采取臨時保護措施,直至用戶完成密碼修改。
對于專門哄搶倒賣的黃牛等惡意行為,謝敏稱,“我們已經有專門的數據模型,可以識別并主動防控,維護商家和消費者的正當權益。”
“這種提供個人信息的行為存在極大安全隱患,不僅是你的信息被泄露,賬號更可以被操控。用戶個人賬號的密碼可登錄支付寶,目前看似乎沒有問題,不代表以后不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