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味圖書館成立電商團隊的第一年就完成了1000多萬的銷售額,而在第二次參加“雙十一”的2015年,氣味圖書館在國產香水類目里,從年初的第十名則直接升至第一名。而對于每年的電商渠道的銷售額以及“雙十一”期間的銷售額,李佳給團隊定的目標都是增長300%。“每年基本都能完成”,李佳信心滿滿的說。
為了今年的銷售目標,氣味圖書館早在10月份已經開始了預售。推出了眾多打折促銷以及優惠券等活動。為了提高用戶的參與,氣味圖書館在月初做了一次預熱,向用戶發送了了一輪大規模的短信,在整個美妝類,氣味圖書館的預熱排名已經從之前的100名上升到第20名。
曾因“雙十一”銷量暴增引發危機
“雙十一”一方面為氣味圖書館帶來了銷量和新增用戶,但也讓這個成立電商團隊剛剛三年的品牌遇到不少難題。
每年“雙十一”過后的爆倉新聞頻頻成為媒體頭條,而氣味圖書館也難以逃脫物流難題。在2014年和2015年,氣味圖書館是自建倉儲體系,自己的倉庫、自己的人員收發貨,依托四通一達等快遞公司進行終端處理。
2014年“雙十一”雖然新增了不少銷售額,但備貨、物流等整體上在氣味圖書館的承受范圍之內。
不過自建倉儲這種方式在2015年出現了問題。在訂單暴增的情況下,由于人員有限,發貨效率不斷降低,消費者遲遲收不到貨,線上的購買體驗大大降低。
在去年的教訓之下,氣味圖書館在今年3月選擇了菜鳥物流,菜鳥直接跟天貓前端綁定,在將貨品進入到菜鳥倉庫之后,就不需要商家再操作,在費用降低和發貨效率上都讓氣味圖書館有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