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也并未讓兩人高枕無憂。姚寅向新浪科技透露,從7月開始備貨,中間經過方案調整,最終在10月31日完成了“雙十一”和11月下旬的供應鏈準備。而菜鳥網絡要求的截止日期為11月1日,險些未能滿足備貨要求,“確實挺趕的,但運氣比較好”,姚寅感概說。
氣味圖書館今年參加“雙十一”時,險些沒能完成備貨。但這個線下小眾品牌成立電商團隊和參加“雙十一”之后,向大眾消費品牌邁出了一大步。
除了物流問題之外,主打電商渠道之后,品牌和價格的權衡也是氣味圖書館面臨的難題。
目前,氣味圖書館擁有30-40家線下店。這些店一般開在繁華的核心商圈,人群的購買力相對較高,而線下店也會主打代理的一些國際品牌。但線上則不同,氣味圖書館線上的目標人群集中在18-24歲的大學生或者剛畢業的白領,因此線上會以性價比較高的產品為主。這就導致線上線下品牌和調性的割裂,消費者對線上產品的質量也會質疑。
此外,氣味圖書館的電商渠道目前以天貓為主,雖在京東、聚美優品等平臺也有入駐,但新浪科技查詢發現,同一款產品在各家平臺的價格也差別極大,而這也會對消費者對氣味圖書館品牌的認知帶來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