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鋼:目前這部《征求意見稿》里面提到信用應該有幾個處,但是我們看到核心的幾項內容實際上它更多的是強調所謂的開辦者的這種責任,那么開辦者的責任可能出現了就是說要求開辦者必須向工商,向商務主管部門提交有關的信用信息,如果拒不提供的話要進行這種50萬元的罰款,而至于說這個信用值場內經營者自行或者他人機構信用評價,這種的商業法律責任,該征求意見稿并沒有明文的規定。
經濟之聲:如何在源頭上杜絕這種現象?是否電商平臺取消信譽評級和銷量就一了百了了?這是不是一個就做一件事情就都解決掉的方式,趙占領先生?
趙占領:這種方法應該說也不可行,所以它是一種應該因噎廢食的做法,因為這個信用評級它的信用評價體系對電商確實也很重要,那么如果說沒有這個信用評級,那么作為消費者來很難判斷賣家的信用到底怎樣,那么它實際上不好做出具體的選擇。那么這個本身它實際上,就是說取消它并不能一下子解決所有的問題,解決最關鍵的就是說,還是要明確判斷機構交易的一個標準,這是第一個。第二個對于信用交易,它已經成為一種產業鏈,那么它包括很多的環節,包括以這種刷單的人,包括一些組織機構,也包括買賣這個快遞單號的,甚至有快遞公司從中提供便利的,那么等等這一系列的環節的每一個角度,每一個環節都需要進行規范,特別是其中現在新出現的一個問題,就是快遞單號,快遞單號我們知道,往往我們做這種虛假交易的話,應該是買賣這種快遞單號,這種快遞單它是別人的快遞單,但是并不是買賣雙方的具體交易的內容,如果查的話就能查的出來的,但是現在新出現一種情況,就是有些快遞公司幫你做一個這種假的單子,做這個單子上面其實這個收據雙方就是賣家和買家,這個從表面是看不出來的,但是后續的比如商品并沒有流通,但是在網購后臺中有快遞后臺中幫你顯示物流到哪一種狀態了,實際上等于說它就幫你提供了這樣的一套就是完整的作弊的方法,這種情況下,就是我們按照現有的法律來講也很難進行處罰,所以對于這種打擊虛假交易的話,不能靠單純取消這種信用評價,而是說完善相關的法規,對于這種規則產業鏈上的各個環節都應該進行規范。
胡鋼:應該說這次商務部公布的征求意見稿我個人我評價最高的是第39條,這39條強調的是國家制定統一的商品流通信用信息的登記、處理、信息發布制度等等,并且強調政府部門之間的信息的共享,并且還要向社會公眾提供這種查詢服務,這一點我覺得是商業誠信制度建設的一個重大的舉措,但是同時對于這種虛假信用或者刷信用這種情況征求意見稿并沒有做出明文的規定,確實是一種缺憾,當然現行的法律并不是說無能為力的,比如說我們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完全可以依據這種虛假刷信用的情況把它認定為一種消費欺詐行為,做出一種退一賠三的這種處罰也是有效的。
趙占領:刷單行為長期存在,對于電商平臺影響應該說很大的,那么第一個就是從消費者對于它們的賣家不信任,或者我至少懷疑,它的信用等級的話我不完全相信,那么同時它也會對交易平臺本身的信譽會產生質疑,那么這是從消費者角度來講,當然從投資者角度來講的話,那么它也會質疑交易平臺它所發布的交易總金額到底真實的多少,那么它的水平有多大,這樣的話會影響到交易平臺自身的成長和它的公信力,那么不僅影響消費者也影響投資者。
經濟之聲:刷單、刷信譽的行為觸犯了消費者哪些方面的權益?
胡鋼:最核心的恐怕就是一個知情權和選擇權的問題,而這種刷信用使我們消費者誤以為相關的經營者具有較高或者良好的商業或者服務的生意,并且進行了相應的選擇,那么這種刷信用的情況本質上就是構成了一種消費者欺詐,那么按照我們現行的銷保法應該是完全能夠處理的,當然我們行政處罰也應當同時跟的上,我們信用體系建設是一篇大文章,我們相關的中央文件早就明文規定,要建立對個人與個人身份證號碼為主的個人信用的評價的這么一種體系,對于企業或者組織建立起以企業代碼為這種引領的這么一種信用體系的建設,也構成我們整個社會誠信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晴朗了,我們生活才能更美好。
經濟之聲:如果消費者發現網店商家有這樣的行為,應該如何維權?
胡鋼: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一般可以直接向我們的網絡交易平臺提起相關的爭議的投訴,但是這種投訴只是一種非常淺顯的,普通的一種結果,其次我們可以向我們的工商機關提起正式的投訴,請注意是是要求它進行行政查處,是要進行行政處罰,不是進行行政調解。第三可以向我們消費者權益,消費者保護組織要求進行相關的調解,當然最后也可以向仲裁機構,或者人民法院提起仲裁請求,或者依法提起訴訟。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