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2011年家居行業備受重創,家居賣場受到的打擊也非同小可。據行情分析稱2012年家居業有較好的發展機遇,但如今房地產行業調控的持續收緊,家居業不容樂觀。
去年來各類型的家居賣場擴張已經明顯減速,可家居行業仍然沒有從頹勢中走出來,困難重重,發展舉步維艱。近日,全國各地的大賣場都頻傳撤場的消息,紅星美凱龍、居然之家等國內高端家居賣場均有撤場的事實,究其撤場原因,各家居賣場的客流量,與往年相比,大幅度減少,商家銷售一路下滑并且還要承擔高額的租金,迫于資金周轉問題必須退出。面對這些問題不得不讓我們深思,家居賣場的發展之路。家居賣場在如此嚴峻的形勢下,強勢突圍,在逆境中前行必須深耕商家的利益,求得生存的長久之計。
家居賣場深陷“寒冬”三大策略尋求自救
一、轉戰經營
隨著國家對房地產的調控,部分開發開始轉向二、三線城市,然而眾多家居企業也在這些區域展開了戰略布局,二、三線城市將成為發展的主戰場,對于中小企業商家,三線市場在租金、人力成本、物流成本上更合理,受樓市影響相對較小,有利于其當前的發展。在業界專家看來珠三角、長三角家居行業的第一波發展高峰期已經過去,而第二波發展勢頭還沒到來。深圳、廣州、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市場發展比較飽和,受房地產調控的影響比較大,所以比較難做,現階段,轉戰二三線城市發展是機遇也是挑戰。
二、注重活動聚人氣
人氣維系著家居賣場的生存,深入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在人氣PK上獲勝才是經營之道,近年來家居企業競爭日趨激烈,很多企業為了分上一杯羹而使盡各種招數,其中不免有些虛頭,因此現如今消費者對于商家打出的“降價促銷”“優惠讓利”,在心理上也并不如前幾年那樣鐘情。有業內人士直言,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充分,服務、質量、價格等多重因素漸漸成為市場上比拼的最佳武器,今后的家居市場,將變得更加人性化、合理化,只要活動優惠夠力度、形式夠吸引,還是具有強大吸引力的。家居賣場大力開展各項營銷活動,積極啟動市場,拉動消費,對于賣場和區域經濟來講都是不可多得的好事。
三、融入旅游經濟
各大家居賣場在開拓營銷渠道上,上演跨界營銷已屢見不鮮。業內認為,家居業已經到了洗牌的時期,純粹的價格戰已經沒有實際意義,營銷模式應該向服務、休閑型轉變。的確如此,家居賣場與旅游風景區相結合是將旅游和購物這兩個元素深入聯系在一起,會給消費者更有價值的體驗,消費者不再是簡單的購物,而且可以感受到世界主流的家居生活文化。而賣場也不是簡單的銷售,還是將家居理念傳入世界各地,當是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