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我們一貫抱著這樣的消費觀念,家里的電器不用到壞不扔,使得很多老電器仍在“超齡”服役。“其實不是只有食品才有保質期,每一款電器都有它的‘保質期’。食品過期引起身體不適送到醫院往往能救,而‘超齡’電器就像市民家中隱藏的一顆顆定時炸彈,一旦引發爆炸,火災瞬間就會帶來毀滅性災難。建議市民及時將家中的超齡電器報廢。”佛山市零售商會相關人員提醒。
家電使用多久算“超齡”?報廢電器誰來回收?至今沒有明確標準。相關人士呼吁,有關部門應盡快出臺家電使用年限的標準和規定,并將舊電器回收納入家電企業的產業鏈條強制執行。
現象:產品說明書無使用年限導購無概念
記者近日走訪佛山各大家電賣場,詢問各類家電促銷人員,他們均對家電使用壽命概念模糊。記者翻閱了一些主要家電品類的產品說明書,發現大多數家電說明書有提醒安全注意事項,但都沒有標示安全使用的年限。很多家電甚至連產品生產日期都只標在一個不顯眼的角落。
在祖廟路一家家電賣場,幾名顧客在看一款印花電水壺。記者與導購有這樣的對話:“這是什么時候的電器?”“應該是去年的。”“這類電器如果幾年沒賣掉,會不會超出使用年限?”“不會的,這種電水壺放幾年不用也完全沒問題的。”當然,也有熱門家電不斷推陳出新。
記者在賣場進行隨機采訪,幾乎所有消費者都沒有關注家電使用年限問題,甚至也不去了解電器的出廠日期,以為剛買的就一定是新電器。
提醒:家電超齡使用如家中有定時炸彈
“家電超齡使用隨時會出現電線絕緣老化而導致漏電、元件技術指標下降、有害物質泄漏和噪音增大等安全隱患。”佛山零售商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根據相關調查顯示,98%以上的電視機引起的火災、爆炸等惡性事件的原因都是超期服役、線路老化等。據介紹,當電視機受到震動、沖擊、碰撞、驟冷、驟熱以及電視機內塵埃污垢過多,或電線短路造成局部過熱等,都可能引起顯像管爆炸。廣州近兩年就發生過一起使用8年的電視機起火燒掉了房子的事故。
而使用“超齡”的微波爐,則易引發漏電、火災、爆炸等安全事故。使用“超齡”熱水器、燃氣灶,由于電器零部件的磨損、老化等因素,不僅會影響正常的運行,而且會導致漏氣、燃燒不完全或廢氣中的一氧化碳超標等問題造成中毒。“超齡”冰箱殺菌和保鮮功能已嚴重退化,還可能導致細菌大量繁殖,食物串味甚至變質,還易引起氟利昂泄漏。更嚴重的是可能引起爆炸,近兩年就有媒體報道過一臺使用20年的冰箱爆炸的重大事故。使用“超齡”空調,其制冷劑會外漏,不僅污染環境還危害健康。而“超齡”洗衣機更經常會出現滲水等毛病,嚴重時還會漏電,危及家人生命安全。
“超齡”電器也是家中的“電老虎”。高齡家電的耗電量要比新電器耗電量至少高出30%。使用10年的冰箱耗電量是最初的2倍,超齡熱水器耗電量是最初的1.2倍以上。此外,“超齡”家電輻射也會大大超出正常范圍。
原因:保質期無標準 消費觀念仍保守
據介紹,日本經產省2007年發布規定,要求生產洗衣機、空調、電視、電風扇和換氣扇的廠家在上述5種家用電器產品上標明能夠安全使用的年限和注意事項。我國也早在2008年5月頒布實施《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使用年限和再生利用通則》,但《通則》中并沒有明確各類家電產品的“保質期”為多少年。《通則》只是推薦性標準,而細則至今未出臺。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相關人員表示,由于各種電器的功能、結構不同,安全使用期限的核算方式需考慮不同家庭的平均使用強度和不同的安全使用壽命等因素,電器的實際使用情況和環境千差萬別,與實驗室的實驗環境無法等同。目前,國際上關于電器產品的安全使用年限并無一致認同的理想驗證方案,至今只有燃氣具的使用年限在其技術標準中進行了規定,根據相關規定,燃氣具從售出當日起,人工煤氣、液化石油氣和天然氣熱水器的判廢年限分別為6年和8年,燃氣灶具的判廢年限為8年。但多數消費者或不知情,或不重視,據調查,目前仍有45%的家庭燃氣具已使用了10年以上。
由于沒有保質期標準,極少有消費者會將還能使用的超齡電器報廢。記者在佛山家電市場隨機采訪顧客,家中的電器用多久會送去報廢?多數人回答:“壞了就報廢了!或者不想要了就送人或賣給回收人員。”顯然,舊家電可能又進入二手市場,成為更大的安全隱患。
對于舊電器回收,國家有關規定明確:對處理企業按實際完成拆解處理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數量給予定額補貼,補貼標準分別為電視機85元/臺、電冰箱80元/臺、洗衣機35元/臺、房間空調器35元/臺、微型計算機85元/臺。
但企業主動回收舊電器的相當之少。相關人士呼吁國家盡快出臺家電使用年限標準,并將舊電器回收強制納入家電企業產業鏈條,清除隱患。 (記者 李春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