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5日,Google宣布收購風雨飄搖中的摩托羅拉移動,并在之后兩年多的時間里,幫助摩托羅拉重新梳理了摩托羅拉的產品線,投入了大量的營銷費用,并使摩托羅拉得到了一些上游渠道的支持。而后的事情順理成章,Moto X成為了北美市場最為暢銷的智能手機之一。
谷歌的收購顯然是把雙刃劍,一方面因為谷歌的介入讓摩托羅拉的產品重獲市場認可,另一方面摩托羅拉這些年遠離了北美之外的一些全球主要市場,這其中包括了摩托羅拉曾經最為看重的中國大陸,也致使摩托羅拉的全球市場的份額急速萎縮。
兩年半后,聯想從谷歌手里接過了摩托羅拉,幾乎只花了谷歌收購摩托羅拉時價格的零頭。作為全球知名的軟件公司,谷歌對于傳統制造企業本就不感冒,同時聯想從IBM的兩次收購中嘗到了甜頭,雙方一拍即合。谷歌拿走了ATAP,聯想得到了摩托羅拉的品牌和專利,更讓中國用戶關注的點在于——摩托羅拉要回來了!
拿到這款行貨版Moto X的時候,距離我上一部行貨摩托羅拉手機XT910已經過去了三年之久。如今看到摩托羅拉回歸,對于有摩托羅拉情節的用戶來說,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
Moto X國行版機身設計評測:玩材料的鼻祖
摩托羅拉帶回的不是新產品,X、G和換了名字的Nexus 6。行貨版的Moto X基本上就是國際版的軟件本地化版,硬件上除了8972AC解鎖了TD網絡之外,摩托羅拉保留了Moto X所有的設計和配置。
為了能成為讓人記得住的產品,摩托羅拉在初創X的時候,就想到了更換背殼材質,這一點在之后的幾年被印證無論是在創意還是在營銷上都是成功的。如果你只看到一加、小米什么的在發布會上把后殼材質玩的花里胡哨,那么我只能很抱歉的告訴你,實際上摩托羅拉從凱夫拉開始就已經在做后殼材質的革新,到了Moto X上逐漸豐富了起來。國內的廠商做的更多的是在看到了商機后,“借鑒”了這樣的創意罷了。
Moto X行貨版首批上市有三種特殊材質的背殼,包括了皮、檀木和竹子。作為最接近人體皮膚的材質,皮質后殼成為了我認為三款材質中握持感最為舒服的。和三星那種將塑料處理成皮質紋理的路數不同,Moto X上使用的是一塊完整的皮革,細膩的壓花反到低調了很多,和刻意處理出來的差別很大。
不過后殼縫隙的問題即便是在行貨版的Moto X上也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機身背面上下兩邊的縫隙相當的明顯,處女座可能會無法忍受這樣的工藝。
機身背面的弧線依舊相當貼合手型,新版的Moto X由于加入了金屬材質的中框,除了手感上的提升外,機身的堅固程度也相比2012款的要好很多。之前很多的用戶對于手機背后LOGO的設計影響了設計的整體性提出過質疑,但是如今Moto Maker的到來讓它成為了用戶可DIY的區域,這里會成為很多人最喜歡的設計吧?
機身的正面由于加入了四個全新的紅外感應器,導致正面看上去相當的凌亂,尤其是白色前面板這樣的感覺尤為嚴重。上下兩個金屬柵格的設計相當對稱,不過上面是聽筒,而下面是MIC和揚聲器,很多人以為Moto X會像HTCM8一樣擁有雙外置揚聲器,但現實讓你們失望了。
毫無疑問Moto X的工業設計讓它成為很多人眼中不可多得的Android手機,在現如今同質化嚴重的Android手機市場,這樣的產品出現會讓很多人側目。如今原汁原味的Moto X進入中國,機身上沒有任何多余的聯想“印記”,這無異于增加了用戶的好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