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美國的發(fā)布會幾乎沒有任何懸念,三星按照“傳聞”所言發(fā)布了兩款大屏幕的手機。不過令我沒有想到的是,曾經為三星打下一片天的Note 5不再是發(fā)布會的絕對主角,相反GALAXY S6 edge+,這個配備了雙曲面屏的大塊頭大有取代Note 5之勢,成為三星在大屏市場新的武器。
這也難怪,Note為三星打開了大屏手機市場,也讓全球的手機廠商意識到原本在它們看來“瘋了吧”的產品是有著如此巨大的市場需求。五年時間里,所有的手機廠商都開始拋棄小屏幕產品,向大屏幕手機進軍,就連當年憤世嫉俗的蘋果如今也拿出了iPhone 6+這樣的產品。Android陣營的臃腫以及手機整體行業(yè)的創(chuàng)新不足導致了越來越多有能力的廠商開始想要尋求突破,而三星憑借強大的供應鏈和自家配件的支持,讓三星有資本拿出雙曲面屏+核心硬件完全自主化的產品來應對市場變化。于是S6 edge+取代Note 5成為今年大屏產品的主打,也似乎在情理之中。
不過創(chuàng)新歷來是一把雙刃劍,當人們看到了三星在智能手機上的改變后,供應鏈市場也看到了三星在屏幕方面的短板,S6 edge推出后三星對這款產品的銷量預估不足,加上雙曲面屏的產能爬坡遇到難題,導致在剛剛過去的Q2財季,三星并沒有給出一份令人期待的答卷。而隨著產能爬坡的完成,以及雙曲面在系統(tǒng)優(yōu)化上的逐漸完善,S6 edge+成為了有可能幫助三星在高端市場力挽狂瀾的產品。不過S6 edge+到底表現如何,相比S6 edge又有了哪些改變?用評測說話。
S6 edge+/Note 5現場上手體驗
如果缺少了綠色,是個不小的遺憾
其實這件事我在發(fā)布會的時候已經意識到了,在三星紐約發(fā)布會之前,我們看到的體驗機中,S6 edge+有四種顏色,分別是白色、金色、黑色和新加入的銀色,而在中國發(fā)布的行貨,也只有金色銀色和白色三種配色。很明顯,湖藍色和墨綠色這兩個非常規(guī)的全新配色從目前的信息來看并沒有被三星保留下來,不知是何原因,但如果三星真的決定將他們從目前的產品配色中拿掉,那不得不說是個遺憾。
你可以將S6 edge+看作是S6 edge的放大版,因為他們在手機的外觀和整體的比例上幾乎完全一樣。S6 edge+將屏幕的尺寸擴大到了5.7英寸,屏占比也從之前的71.7%上升到75.6%(gsmarena的數據)。不過即便是這樣,三星依舊可以將這款手機的三圍和體重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154.4x75.8x6.9毫米的機身三圍以及153克的重量使得手機整體的手感不錯。
我拿到的是一款相對較早的工程樣機,請忽略手機上的各種不知所謂的符號和編碼。而在仔細研究過手機的細節(jié)之后,我還是從S6 edge+上找到了一些和之前S6 edge的不同,來一一說明。
首先是一個很不容易被發(fā)現的改變,金屬中框。盡管S6 edge+因為雙曲面屏幕的關系,金屬中框大體的造型和之前沒有任何的區(qū)別,不過在頂部和底部的中框部分,三星將原有圓弧形的金屬框做了一些修改,中間增加了一條棱,和之前S6的上下框設計一樣。
其次三星在S6 edge+上取消了機身頂部的紅外發(fā)射器,這一點即便不是在工程樣機上,也已經被官網上的圖片證實,因此之前有網友在我們的直播里糾結有沒有紅外的人,可以踏實的接受這個事實了。
第三個改變是積極的。S6 edge+此次終于變成了雙卡雙待手機,之前很多人糾結的雙曲面屏手機只有一個SIM卡槽,而隨著機身的尺寸增大,讓S6 edge+也有了兩個卡槽的待遇。經過測試,我拿到的這款S6 edge+是全網通支持雙4G的手機產品。
由于機身整體的造型和設計和前作如出一轍,因此很多人關心的鏡頭凸出問題在這款手機上沒有得到改善和優(yōu)化。不過之前在評測S6 edge的時候我也說了,手機背面放置在桌子上的時候,由于鏡頭外的鍍絡條外凸,因此鏡頭不會直接和桌面接觸,造成不必要的磨損。
總體來說S6 edge+在外觀上的變化是微乎其微的,改變都是一些細節(jié)上的,整體的手感沒有多大的變化。屏幕的增大并沒有讓這款手機的尺寸過于的膨脹,同時機身的重量也被控制的不錯。雙曲面屏帶來的問題是側面中框過窄,導致單手持握時手感不佳,這一點在S6 edge就有所體現,edge+也沒有好到哪去,機身后蓋的玻璃材質對于指紋的抵抗力為0,拍照之前我拿著手機使勁擦了很久。雙側的曲面屏加入了防止誤觸的功能,因此在單手持握操作手機的時候,不會有太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