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第五屆德國電影節在北京開幕,北京開幕片《光芒漸逝的年代》導演馬蒂·吉斯切內克,《瑪利亞》導演邁克爾·科赫,《審判》導演拉斯·克勞梅,《我單純的兄弟》主演弗雷德?克·勞,電影節推廣大使楊超導演、劉健導演等到場。
第五屆德國電影節將于11月10日至27日在北京、成都及南京、深圳這四個城市巡回展映,觀眾可通過影城APP,淘票票,貓眼等平臺或現場購票,同期還將舉辦“柏林影展短片集”、“柯首映短片展映”,對談“文學改編電影的誕生”和“電影中的女性形象和視角”等活動,并與中國電影資料館合作,于11月12日放映無聲電影《雜耍班》,Chui Wan樂隊現場配樂。
《光芒漸逝的年代》拉開電影節帷幕
今年展映的15部電影類型豐富,除了多部文學改編作品,還有奧斯卡影后凱特· 布蘭切特精妙詮釋十三個角色的《宣言》;公開行為藝術家博伊斯絕密鏡頭的紀錄片《博伊斯》;由觀眾決定主角是否有罪的《審判》。同時也有一系列熱門商業電影,講述德國一家庭接收難民的喜劇電影《歡迎光臨哈特曼一家》橫掃德國電影2016年票房榜;緊張有趣的動作喜劇《傳奇特工》也吸引了大量觀眾。開幕式上,4部展映片的主創也親臨現場推薦電影,并和在場媒體影迷交流。北京開幕片《光芒漸逝的年代》講述了東德一家四代人從上世紀50年代到1989年柏林墻倒塌,直至本世紀初近半個世紀的經歷,展示了東德統治結束前的“末日余輝”。影片由德語電影界重量級演員布魯諾·甘茨主演,曾獲得德國電影獎提名,開幕當天也得到現場媒體和觀眾的一致好評。導演馬蒂·吉斯切內克表示,自己在東德成長,電影中的東德家庭非常真實,在創作時也特意通過主角的生日這一天體現柏林墻倒閉前那個年代人們的思想。
嘉賓弗雷德?克·勞和德國電影節淵源頗深,此前主演的《維多利亞》被選為2015年德國電影節開幕片,今年其主演的《我單純的兄弟》也是北京站開幕影片之一。現場不少觀眾是弗雷德?克·勞的影迷,甚至有影迷專程從外省趕來,只為見偶像一面。《我單純的兄弟》講述了本的兄弟“小純”心理年齡只有3歲。在他們的母親意外死亡后,本帶著兄弟踏上尋父之旅的故事。在放映過程中,不少觀眾感動落淚,勞也分享了自己拍攝電影時的心路歷程,“在為電影準備時,我們真的就像電影里的兄弟倆一樣,手拉手在柏林四處走,看看人們對我們是什么反應,這是非常有益的表演經驗或者體驗。”
中國導演劉健透露《大世界》將公映
除了4位德國嘉賓,中國導演楊超、劉健也作為大使為電影節站臺。楊超導演曾憑借《長江圖》獲得第66屆柏林電影節銀熊獎(攝影),劉健導演自編自導的動畫片《大世界》入圍第67屆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在楊超導演看來,德國電影和文化展現了一種厚重并深刻思考的氣質,這是理性的極致,“我很長時間從德國文化和電影中養分。我想有機會向各位導演請教,為什么德國電影的影調那么舒服,影調扎實。”紅毯上楊超評價演員弗雷德?克·勞外表硬漢帶著酷勁的同時,眼神也充滿了浪漫和感情,自己會向他推薦中國電影《槍火》。”
劉健導演也表示,熱愛電影和熱愛藝術的德國讓他印象深刻,“1998年的一部德國電影《羅拉快跑》,無論是敘事方式都讓我欣喜,它的美學影響我了。”紅毯上他透露,今年亮相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大世界》已經拿到龍標,計劃春節前上映。”
柯首映10部國際獲獎短片將亮相
本屆德國電影節推出兩個短片單元,“柯首映短片展映”和“柏林影展短片集”,柯首映作為合作方,將于11月18日和19日在北京德國文化中心·歌德學院展映10部來自國內外的優秀電影短片。
柯首映展映的電影短片分為“重構幻想”和“青春”兩個單元。“重構幻想”單元將展映包括獲得2016年戛納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伊麗獎的《暗黑物語》、獲得2016年洛杉磯短片電影節最佳動畫的印度導演作品《費托邦》、獲得2016年波爾多歐洲短片節評委會大獎的《無意冒犯》、獲得2016年臺北電影節最佳動畫片的《荒城之月》、入圍2016年安納西國際動畫電影節短片競賽單元的《獸·人》、入圍2016年克萊蒙費洪國際短片展的《自殺森林》等六部電影短片。該單元的動畫短片均出自以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的導演之手,他們對世界和人性的思考將以一次“短打”的形式為中國觀眾帶來不一樣的視聽感受。
相比于“重構幻想”單元以沉重話題和流暢動畫吸引觀眾,“青春”單元則更注重觀察現實狀態下的青少年生存和成長之痛。該單元包括入圍2016年釜山國際短片節的《看見》、入圍第22屆IFVA獨立電影節的《小羊小羊》和《若男》、入圍2015年戛納電影節短片金棕櫚的《愛國者》等四部電影短片。
此次電影節期間,柯首映展映單元的電影短片導演錄制的“自述視頻”將為觀眾和導演搭建一個更為緊密的聯結,而與柏林影展短篇集的單元交叉式放映將激發別樣的觀影體驗,延展作品本身所觸發的震蕩。(記者 田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