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壞公平的市場經濟競爭環境
明星逃稅應該如何監管?
娛樂圈明星偷稅漏稅對國家分配制度有何影響?昨日,海普睿誠律師事務所劉曉恩律師接受華商報記者采訪指出,依照我國稅法規定,明星的工資薪金與普通人繳納稅款相同,適用于個人所得稅課征;片酬為勞務報酬所得,適用于勞務報酬課征;利息股息紅利按偶然所得課征;工作室收入按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課征。
根據不同的課征標準,以上4項稅種,以工資、薪金所得稅率最高,為3%-45%;其次為勞務報酬所得稅率,為20%-40%;再次為個體工商戶稅率,為5%-35%;利息、股息、紅利為20%。明星的收入較高,在累進稅率中,一般適用的都是最高檔,即45%的個稅、40%的勞務稅和35%的個體工商戶稅。偷、漏稅行為的盛行,會導致國家財政收入減少,嚴重影響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的正常運行,致使我國財政收入額在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減少,這將會影響到市場經濟活動的公平性和資源配置的效率性。
作為調節收入分配的重要稅種,個稅具有“收入越高、交稅越多”的再分配效應,但在普通工薪階層領著五六千元工資都依法納稅的情形下,處于財富金字塔頂端的明星卻巨額偷稅漏稅,這無疑是對國家分配制度的公然侵蝕,對社會公平正義的極大傷害。
劉律師表示,明星偷、漏稅行為對于經濟活動水平有很大的負面影響,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優勝劣汰的環境下,明星偷、漏稅行為會造成收入分配的不公,這對公平的市場經濟競爭環境也是一種破壞,使稅收的調節收入功能成為一紙空談。
談及明星逃稅屢禁不止的原因,劉律師認為,不僅是稅收法制宣傳教育工作不夠廣泛深入,而且對偷稅、漏稅違法犯罪活動打擊控制不力。要想徹底肅清明星逃稅亂象,除了稅務稽查手段要跟上,更關鍵的還是完善法律法規、織密信用體系,應重點打擊偷稅、漏稅犯罪的大案要案。 華商報記者 燕然
>>新聞快評
簽“陰陽合同”是否逃稅是一道法律必答題
6月3日,崔永元爆料“明星天價片酬用陰陽合同偷漏稅”的事件有了新進展,稅務部門開始核查了。
確實,相信大多數人已經無意于關注此間的個人恩怨,公眾更關心的是,在范冰冰工作室指責崔永元“公開發布涉密合約”,“破壞了商業規則”。明星簽“陰陽合同”到底是否存在逃稅漏稅等行為,成為一個必須要解答的法律問題了。尤其是,面對崔永元的爆料,“只是揭開了明星避稅逃稅內幕的冰山一角”的認定,這得到很多人的呼應,甚至還有人呼吁,如果“陰陽合同”早已成為演藝圈公開的秘密,那么對于這種大規模偷稅漏稅違法行為難道不該嚴厲打擊嗎?倘若如此,相關部門介入調查只是開始,要打破娛樂圈逃稅潛規則,讓明星自覺納稅,這顯得更為重要。老實說,當很多人已經站到了崔永元這一邊的時候,但是,崔永元的言論充其量只算是舉報,真相到底如何,我們還是要靜待相關部門的調查結論。 楊鵬
盤點那些逃稅的明星
毛阿敏
偷稅漏稅近4萬
1989年,毛阿敏在黑龍江演出5天,賺了6萬元,偷稅漏稅近4萬元,經報道后,引起全國公憤,并被原單位關了3個月的“禁閉”。當時的罰款總額達到60多萬。5年后,毛阿敏再次陷入稅案風波,因漏稅,毛阿敏需補繳27萬稅款。
劉曉慶
偷稅漏稅達1458.3萬
北京曉慶文化藝術有限責任公司1996年以來采取不列或少列收入、多列支出、虛假申報等手段偷稅漏稅達1458.3萬元。因數額巨大,劉曉慶蹲了1年多的大獄。作為在中國影壇金字塔尖的女星,劉曉慶過去的成就有目共睹,盛名之下,因為偷稅漏稅,劉曉慶依舊沒能逃脫牢獄之災。
林志玲
補稅額高達千萬
2008年初,“臺灣第一名模”林志玲首次登上臺灣藝人補稅榜,補稅額高達千萬新臺幣。林志玲的媽媽堅稱女兒不會漏稅,而林志玲也一直不出面澄清。終因涉嫌報稅不實,稅務部門要求其補稅及罰款共近千萬元新臺幣。雖然法官沒有傳訊林志玲,但她曾親自到臺北法院出庭。
大S、小S
補繳稅款3000萬
2006年7月,臺灣藝人大S徐熙媛、小S徐熙娣被臺灣稅務部門列為頭號追稅對象。5年來兩人少報收入近億元新臺幣,按條文規定計算,兩人須補繳稅款高達3000萬元新臺幣。
在美逃稅會從重處罰
一輩子都翻不了身
從現實來看,明星由于片酬畸高、收入來源多樣,由此衍生出的避稅、逃稅等渠道更是五花八門。明星逃稅不是看熱鬧的小事,甚至可能是整個演藝圈的集體失范。在稅務稽查監管方面,美國的做法可資借鑒。
以個稅為例,美國以低稽查率、高稅收遵從度而聞名世界。究其原因,除了完善的稅收制度以外,嚴密的逃稅罪刑事法網也發揮了不可低估的作用。逃稅罪是聯邦犯罪,是美國傳統稅收犯罪體系的“壓頂石”。一旦納稅人被認定犯有逃稅罪,意味著他可能受到稅收犯罪中最重的處罰,即5年以下監禁,或高額罰金,或者二者并處。其中演藝人士等高收入群體,一般屬于稅務局抽查重點。除了直接刑事處罰,逃稅還會被記錄到欠稅人的信用報告中,從而影響其信用分數。納稅人貸款、購買保險、求職、上學等都會受到影響,后果不堪設想。所以在美國,不管是高凈值人士還是普通收入群體,逃稅都是大忌,一旦越雷池,一輩子都翻不了身。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均據央視、《北京日報》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