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業:學霸加“官霸”
當年林浩因拍攝《滿山打鬼子》,所有的學習都是在劇組完成,因此受到不少質疑。有人說,這是在過度消費少年英雄,會毀了一個孩子。2013年后,林浩放棄一切拍攝,返回學校備戰中考。
記者:你現在在學校擔任什么職務嗎?
林浩:現在是學生會主席,宣傳部長,班長。
記者:今年地震紀念日,你有沒有什么活動?
林浩:有一個英雄少年座談的報告會,時間還沒有完全確定。我們大概在七月份有個愛之鏈電影節,到時候也會啟動。
記者:你參加紀念活動好像沒有前幾年那么密集?
林浩:我想沉淀,備戰兩年之后的高考。
記者:你有沒有覺得壓力還是挺大的,因為你總是在第一?
林浩:也不會,有時也會忙里偷閑,特別喜歡看電影,偶爾也喜歡看書,平時也喜歡跟同學在外面運動,比如踢足球、打籃球。
記者:在班上你當班長,在學校你當學生會主席,有人說你有官癮。你將來會不會走仕途?
林浩:現在還沒有那個實力。不過我下學期準備申請入黨,我馬上十八歲了,開始在寫入黨申請。
英雄:有三年不知自己是誰
地震過后的第一年,林浩跌入深深的迷茫,過去的生活回不去,未來的路看不清。大家告訴他,英雄就是完美。他不知道什么是完美,甚至不知道自己是誰。
記者:你現在明白什么是英雄的形象了嗎?
林浩:很多人都覺得道德模范也好,英雄人物也好,都是掛在墻上的,出現在屏幕上的,不是活在生活當中的。大家都告訴我英雄就是完美無缺的。其實,我在同學里面就是一個小孩兒,再普通不過。
記者:你成了小英雄,總是在鮮花和掌聲中,會不會有些迷失?
林浩:會,比如2008年到2010年,都不知道自己姓什么、叫什么了。
記者:2008年,你在奧運會扛著國旗出來時,當時怎么想的?
林浩:其實什么都不懂,無論是害怕、緊張還是驕傲都沒有。無知者無畏,只能說是這樣的。
記者:你說有三年像在云上飄?
林浩:應該說很反感。
記者:怎么會反感?
林浩:更多的時候是抵觸。問林浩你今年多大了啊?一個人問,兩個人問,三個人問,三年不停地問,你會不會煩?
記者:你什么時候最迷茫?
林浩:就是2009年地震過后那一年。你想想,一年前我還是一個農村的娃,一個小孩兒,當時的夢想很簡單,就是在村里找個姑娘,結個婚。小時候也愛看電影,當時想著我以后能不能當個群眾演員?所以,在當時就只有這么一點夢想,也不是夢想,覺得這一輩子這樣過就可以了。結果地震發生后,我很任性地過了一年,發現周圍的情況全變了,突然一下不知道我是誰啊?我以后應該去哪兒?我應該怎么辦?幾乎全懵了。
記者:后來是怎么走出來的?
林浩:后來遇見田爸(田萬良,林浩現在的經紀人),再慢慢地認識自己,了解自己。
角色:我曾不叫林浩
他一度想把英雄標簽摘下來,他覺得八年來,自己不斷在跟這個標簽打架,他覺得做一個普通人更輕松。當年獲得地震小英雄稱號的,有的已經淡出公眾視野,有的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而林浩走過的路,也并非坦途。八年的磨合,林浩開始認真審視自己與英雄標簽的關系。
記者:現在演出的都是一些什么角色?
林浩:一些偏主旋律的。
記者:這樣會不會限制你的戲路?讓人分不出來到底是地震小英雄還是劇中角色?
林浩:起初,沒想到地震小英雄標簽會一直跟隨我,但是,通過一次、兩次、上百次的報道,我已經跟它合為一體了。
記者:你現在想不想把這個標簽給摘下來呢?
林浩:以前有想過,但是,說實話我現在應該感謝這個標簽,這個標簽陪伴了我八年,帶給我利與弊,它讓我知道了自己是誰,讓我清醒,讓我有機會離自己的夢想更近。
記者:這八年,你和抗震小英雄之間不斷地在打架?
林浩:真的是打來打去,有一次被認出來,我說,我不是抗震小英雄,我不叫林浩,我叫林告,我是他弟弟。
被黑:用自黑來消解爭議
當年上小學的林浩在地震中背出兩名同學,還試圖救更多人,他因此獲得英雄稱號,也因此備受外界爭議,認為這不是一個十歲孩子可能具備的能力。隨后,又出現林浩上學,警車為其開道的新聞。面對各種“黑”,林浩一度身陷泥潭。
記者:我發現黑你的人不少,你自黑的功夫也不淺?
林浩:對,最好的方法就是用自黑去應對被黑,負負得正。人家黑我就黑我唄,覺得至少關注我,謝謝你的關心。(笑)其實,人家黑我的時候,我很堅定,我很清楚我要做什么,非常清楚我是誰。如果老是在意別人的看法,整天去忙這些,日子就不用過了。
記者:你有沒有覺得自己不像九零后,倒像七零后?
林浩:說實話,很多七零后玩的,我們都在玩,什么滾鐵環,跳房子,爬樹。九零后什么樣?
記者:那你和同齡人之間會不會有代溝?
林浩:不會,他們說的愛好我全都知道。不過,我的同學經常說我情商不高,我覺得確實,不太善于和女生聊天,聊著聊著就沒有話題了,聊著聊著女生就不理我了。(笑)
記者:你現在住校,生活上都要自己照顧自己了?
林浩:是的,衣服都是自己洗,看我身上這件越洗越黑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