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經(jīng)典喜劇《家有兒女》原班人馬制作,林叢、趙牛執(zhí)導(dǎo),張一山、高亞麟等人共同主演的都市情景喜劇《家有兒女初長成》目前正在東方衛(wèi)視周播劇場熱播。“回憶殺式”的演員陣容點燃了許多觀眾的觀劇熱情,張一山回歸情景喜劇更成為網(wǎng)絡(luò)熱議的話題。近日,張一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拍這個新的《家有兒女初長成》就是為了一份情誼。
這部戲?qū)ξ叶允且环N延續(xù)
華商報:當年《家有兒女》那部劇在你人生中占據(jù)什么樣的位置?
張一山:其實我拍這個新的《家有兒女初長成》就是為了一份情誼。制片人和導(dǎo)演都是當初的原班人馬,他們找到我,雖然演員并不是很齊全,但是對于我而言也是一種延續(xù),也算是可以在影響我人生的第一部讓大家知道的《家有兒女》這部戲上,在我二十四歲的時候給它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我覺得是圓滿的,我覺得有意義,意義大過于作品本身。為了這份情誼,我愿意再和大家一起干一個這樣的事情。
華商報:我們都明白“劉星”長大了,但角色太深入人心,介意觀眾會把現(xiàn)在的你和他比較嗎?
張一山:沒有什么可比較的,大家應(yīng)該也都知道這是一個新的劇情,跟之前《家有兒女》完全沒有關(guān)系。所以這是一個全新的情景喜劇,所以沒有什么包袱,也不太當回事兒。
華商報:經(jīng)過這么多年,對情景喜劇的理解有什么變化?演的時候適應(yīng)嗎?
張一山:已經(jīng)很多年沒演過情景喜劇了,我始終認為情景喜劇是一個非常難演的形式的藝術(shù)作品,需要你的表演形式跟演電視劇和電影完全不一樣。從小時候的《家有兒女》到現(xiàn)在的《家有兒女初長成》,很多的臺詞和劇本都是我們演員自己去商量,自己去磨合,自己去改動的。最少50%的詞全都是演員即興和二度創(chuàng)作出來的。所以確實有很多的不適應(yīng),但是拍一兩天以后就很快地進入狀態(tài),因為對于我們而言,可能這種形式的表演方式也不太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