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是改革開放的第十個年頭,中國經濟在這個龍年發生巨變,那一年我們的物質生活雖然并不豐富,但1988年的幸福好像更容易滿足,好朋友們似乎住的都很近,幾個人“眾籌”一根糖水冰棒也滿懷快樂。
1988年的龍年春晚也堪稱經典,這一年首次設立了三個分會場;年僅6歲的常遠跟著爺爺常寶華一同登臺演繹相聲《對話趣談-爺孫對話》;趙麗蓉老師也第一次登上春晚舞臺……
1988年,是我們趙麗蓉老師登上春晚的第一年。在小品《急診》,趙麗蓉演繹了一位值班大媽。初次登臺的她毫無緊張與生澀,將小人物塑造的生動自然接地氣,讓觀眾記憶猶新。而游本昌的一口港臺腔,和他大大的旅行箱里不斷拿出的衣服和玩具,也是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包容與發展的最好見證。
1988年也是出場自帶笑點的“夢特嬌”常遠第一次登上春晚。那時候才6歲的他和爺爺常寶華一起表演相聲《對話趣談-爺孫對話》讓觀眾眼前一亮。雖然相聲才不過短短幾分鐘,但里面的經典臺詞不乏,比如"大哥走,上我那屋喝酸奶去!"又或者"我這個爺爺不懂事,都是獨生慣的!"少的學老的說話,老的學少的說話,不僅在邏輯和觀念上呈現出反差趣味,還把孩子的童真和日常生活的溫情全部展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