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滯后
福州市污水收集管網嚴重不足,支管接管不到位區域達78平方公里,占到城區總面積的34.4%,大量生活污水直排環境。據測算,福州市主城區生活污水收集處理率僅為66%,每天約22.7萬噸生活污水直排城市內河,金港河、龍津河、洋洽河和茶園河等城市內河垃圾、淤泥和油污漂浮水面,河水呈現墨色,黑臭嚴重。
平潭綜合實驗區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全區生活污水處理率僅為50%左右,大量未經處理的生活污水通過溪流直排大海,監測數據顯示,全島36條入海溪流中,34條為劣Ⅴ類水體。還有一些地區由于污水管網不配套,導致污水處理廠長期“曬太陽”,漳州臺商投資區角美生活污水處理廠于2014年建成投運,但由于配套管網沒有貫通,投資區生活污水長期直排洪岱港,污水處理廠只得抽取河水處理,清水進、清水出。莆田市涵江區江口污水處理廠、莆田仙游縣第一和第二污水處理廠等,由于配套管網不到位等原因,均沒有發揮治污作用,周邊水環境污染突出。
國家要求加快存量生活垃圾處置,對此省住建廳雖然作了部署,但抓落實不夠。截至督察時全省縣級及以上地區仍有49個非正規垃圾堆場,存量垃圾1651萬噸,環境污染和風險較大。鄉鎮在用簡易垃圾填埋場和燜燒爐等設施共483個,無滲濾液處理設施,無廢氣治理設施,污染問題突出。
全省縣級及以上地區53個垃圾填埋場中,8個未建設滲濾液處置設施,16個滲濾液超標排放。福州市紅廟嶺垃圾填埋場長期違規堆存污泥,堆存量達51.8萬噸,對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該填埋場滲濾液收集池未作防滲,實為滲坑,環境隱患突出。三明市尤溪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超標排放,現場監測,排放的滲濾液化學需氧量濃度高達684毫克/升。
>>>>四是一些突出環境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
跨界河流梧垵溪長期污染嚴重,泉州市政府雖組織晉江、石獅兩市開展整治,但工作不力,梧垵溪晉江段每天仍有約5600噸生活污水直排河道。福州長樂市金峰鎮蓮柄港河沿岸污水直排,垃圾順坡傾倒,河水發黑發臭,采樣監測化學需氧量192毫克/升、氨氮38.6毫克/升、總磷1.12毫克/升,分別超過地表水Ⅴ類標準3.8倍、18.3倍和1.8倍。福州閩侯縣福豐生態農業公司和華陽農牧公司均為生豬養殖企業,由于糞污處理設施簡陋,大量污水積于滲坑,污水長期直排環境,群眾反映強烈。
寧德古田縣166家石材加工企業應于2016年底全部關停轉產,但至督察時僅停產12家。泉州市仍有191家石材企業未辦理環評審批手續,135家未建污染治理設施。寧德福鼎白琳石板材工業園入海排污口懸浮物濃度常年超標;莆田市秀嶼區平海鎮村村都有石材廠,設施簡陋,污染嚴重,群眾反映強烈。
督察要求福建省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更加堅定地扛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以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為契機,加大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推進污水管網建設、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加強海洋和生態敏感區保護,堅決遏制違法占用濱海濕地行為,及時清理違法海水養殖,加大違法采礦打擊力度。要強化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依法依規嚴肅責任追究,對督察中發現的問題,要責成有關部門進一步深入調查,厘清責任,并按有關規定嚴肅問責。
督察強調福建省應根據《環境保護督察方案(試行)》要求和督察反饋意見,抓緊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在30個工作日內報送國務院。整改方案和整改落實情況要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向社會公開。
督察組還對發現的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進行了梳理,已按有關規定移交福建省委、省政府處理。(福建日報記者 嚴順龍、張永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