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摘得首季“一馬當先”知識競賽桂冠的福建師范大學學生林燕玲告訴記者:“經過這次比賽,感覺原來遙遠的馬克思成了身邊的‘導師’,在思辨的過程中,對馬克思主義理論開始融會貫通。”這樣的比賽讓許多大學生與偉人思想產生了共振,推動我省大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從“一‘馬’當先”到“萬‘馬’奔騰”。
這只是近年來我省創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個案例。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高校緊緊圍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加強和改進高校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使高校成為堅持黨的領導的堅強陣地,為新福建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
“高校思政工作堅持融合協同,”福建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王建南表示,“首先是抓融合,其次是抓體系。”抓融合,即強化“一盤棋”意識,將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等列為高校綜合辦學實力評價、人才培養質量評價和績效撥款獎補的指標體系,推動與事業發展同部署、同推進、同落實,由“軟指標”變為“硬任務”。抓體系,即制定實施《福建省大中小學德育工作一體化實施意見》,整體規劃推進大、中、小學校德育一體化,構建縱向學段銜接、橫向融通校內外,梯次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細落小落實。
背景鏈接:我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堅持構建分專題、多層次、全覆蓋的干部教育培訓體系。經過持續不斷的教育培訓,有力打牢了師生黨員的思想根基,涌現了一大批高校先進典型。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福建農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菌草所黨支部,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在高校思政工作中,我省著重堅持價值引領和改革創新。實施“1+N”馬克思主義學院引航計劃。推動所有公辦本科高校成立馬克思主義學院,福建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躋身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成為21所中僅有的兩所地方高校之一。
我省著力打造閩派特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易班“一張網”。全省87所普通高校有85所開通建設易班,覆蓋全省近80萬大學生。易班建設的做法先后2次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上作典型發言,2016年入選全國高校思政工作會議經驗匯編。
福建農林大學國家菌草中心首席科學家林占熺(中)推廣援外項目。
基礎教育 增強百姓獲得感
鏡頭:回憶起今年的高考,寧化一中校長伊永河滿臉自豪。“我們辦教育應有兩個目標,一是辦人民滿意的教育,讓更多的學生能考上更好的大學,讓百姓的獲得感更強;二是辦人民自豪的教育,讓學校成為學生心中的圣地,成為當地百姓眼中的名片。今年高考,寧化一中本一上線率、本科上線率均創新高,高分段成績在全省名列前茅,居所有縣級高中校魁首,所有寧化人都感到無比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