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捷物流搭上“鋼鐵駝隊”
在廈門自貿試驗片區海滄園區,平均每周都會有一趟滿載著冠捷顯示科技(廈門)有限公司貨物的中歐(廈門)班列啟程開往波蘭羅茲。在冠捷位于波蘭的工廠,這些液晶電視將完成成品組裝,再銷售到歐洲市場。
這趟為廈門冠捷科技量身打造的“冠捷”專列,啟動于2016年3月,已經成為冠捷公司拓展歐洲市場的重要物流通道。而“冠捷”專列所屬的中歐(廈門)班列,2015年8月開設,從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海滄港區發往歐洲、東盟等。出境貨物以服裝鞋帽、電子產品為主,深受沿線國家和地區歡迎。
“冠捷每年在全球銷售液晶電視約1800萬臺,其中,歐洲市場就有300萬臺到500萬臺。”冠捷顯示科技(廈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魯澎說。
與過去走海運的方式相比,搭乘中歐(廈門)班列,貨物運輸時間由1個月縮短到2周左右。液晶顯示市場價格波動大,2周的時間足以讓企業搶占先機。同時,成本也比空運節省了許多。
時間上的壓縮,換來的是實實在在的效益。1—6月,冠捷共有855個貨柜的貨物經過中歐(廈門)班列運往歐洲,累計貨值達8000多萬美元。
借助中歐班列這支“鋼鐵駝隊”, 廈門企業與國際市場間架起了一座橋梁。這橋梁不僅隨著亞歐大陸向西延伸,也在沿著海岸線向東拓展,實現“海絲”“陸絲”的無縫銜接。
“發揮廈門在‘一帶一路’的區位優勢,中歐班列(建發中俄班列)開辟了臺灣/東南亞—廈門—莫斯科海鐵聯運的物流新通道。”廈門建發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志兵說。截至2019年6月30日,中歐班列(建發中俄班列)共搭載臺灣地區和越南過境貨物14批次合計62個柜子發往莫斯科,貨值達833萬美元。
截至目前,我國首個以航運為主題的“一帶一路”國際綜合物流服務品牌和平臺——“絲路海運”的命名航線總數已達50條,其中,廈門港43條。不久前,廈門市首個多式聯運港站投用,并發出第一班滿載“絲路海運”進口貨物的貨物班列,廈門港的全球航運網絡和覆蓋全國、直通歐洲的鐵路網絡將實現高效串聯。未來,中歐班列將攜手“絲路海運”,繼續拓展東南亞國家和地區貨物經廈門中轉歐洲的物流通道。(福建日報記者 廖麗萍 潘抒捷)
在海絲國際藝術節,木偶頭像吸引了外國嘉賓。福建日報記者 林輝 攝
德化陶瓷裝盛絲路情誼
東南網7月5日訊
“我們都是從父親那一代下南洋做生意,他出生在菲律賓,我出生在新加坡,相識已有40來年了。”談及與代理商Frank Chua的交往,陸鎮源十分感慨,他和Frank Chua結識的這40年里,兩人除了生意上的頻繁往來,更有著一種情比金堅的友誼。
陸鎮源是陸升(福建)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其公司原名福建省德化協發光洋陶器有限公司,創建于1995年,現有員工700多人,2018年公司納稅1618萬元,位居德化縣陶瓷企業納稅第一位。公司主要生產新骨瓷酒店系列產品及高級日用西餐瓷器,年產量達2000萬件。
這2000萬件瓷器有兩成以上出口“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他與菲律賓代理商Frank Chua的故事,既見證了德化瓷的發展之路,更濃縮了兩代人的絲路情誼。
“其實我們會來德化做陶瓷生意,最初還是源于1994年德化到新加坡招商引資,讓我們了解到德化陶瓷極具潛力與市場。”陸鎮源表示。
“現在發展的環境更好了,‘一帶一路’就是給我們機會,讓我們和國外的朋友一起做生意。”隨著近年來公司外銷市場的不斷拓展,現在陸升(福建)集團有限公司的陶瓷出口到18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
“現在公司的訂單很多,不僅是因為質量符合國外客商的要求,也是因為外界對德化陶瓷的認可與接受度越來越高。”陸鎮源說。近年來,德化成立陶瓷發展委員會,制定《德化縣陶瓷產業跨越發展五年行動計劃》,力促陶瓷產業轉型升級,讓德化陶瓷藝術與國際接軌,無形中也帶動了德化陶瓷的外銷發展。
“一帶一路”良好的發展趨勢以及德化縣的營商環境,也讓陸鎮源對將來的發展留下了深深的期許。“Frank Chua和我算是在國外二代華人了,我們打交道這么多年,現在都已經準備把擔子交給孩子們,讓他們繼續接觸、交流,把這幾十年信任筑起來的生意網繼續接力做下去。”(福建日報記者 劉益清 通訊員 吳朝燁 王雙季)
寧德市蕉城區霍童鎮畬族姑娘在百畝無公害茶園里采茶。福建日報記者 林輝 攝
數 據
★ 2018年,全省新開辟13條集裝箱國際航線,沿海港口貨物吞吐量5.58億噸,同比增長7.3%,其中集裝箱吞吐量1647萬標箱,同比增長5.3%;全省機場旅客吞吐量4944.69萬人次,同比增長14.6%;貨郵54.41萬噸,同比增長3.65%。
★ 到2018年末,全省集裝箱國際航線達到134條,通達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140個港口,沿海建成萬噸級以上泊位181個;全省機場國際航線達到55條,港澳臺空中航線達到18條。
★ 2018年開行中歐班列176列,通達杜伊斯堡、波茲南、布達佩斯等十余個歐亞大陸城市。“絲路海運”開通半年,航線已增至50條,加盟助陣的港航物流企業超過100家。
★ 2018年,全省備案對外投資項目194個,中方協議投資額55.2億美元,同比增長57%。我省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進出口貿易額3946.2億元,同比增長10.68%,其中出口2382.8億元,同比增長7.82%,進口1563.4億元,同比增長15.35%。
★ 到2018年末,全省遠洋漁業企業達30家,外派遠洋漁船603艘,建立了9個境外遠洋漁業基地,境外海水養殖面積超20萬畝。(福建日報記者 鄭璜 實習生 林仕意 整理)
海上絲綢之路博覽會 福建日報記者 游慶輝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