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3月23日訊(本網記者 盧金福)今日上午,福建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福建)建設”新聞發布會。廈門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黃曉舟介紹,廈門力爭到2025年數字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超過60%以上,關鍵環節全面數字化的規上制造業企業比例達到70%以上,規上工業企業上云達到80%,成為全國數字經濟發展示范區。
據了解,廈門全市規模以上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企業619家,億元以上企業248家,其中超10億元以上企業39家,超百億元企業10家。2020年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650億元,占GDP比重達到57%,獲評中國軟件特色名城,國家“芯火雙創基地”、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人工智能發展潛力全國第7,2020年入選軟件百強企業數全國第6、互聯網百強企業數全國第5、數字生活滿意度全國第3、城市數字基礎設施指數全國第8,數字經濟已成為廈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據黃曉舟介紹,廈門堅定不移發展數字產業群。一是打造萬億產業集群。加快構建“芯-屏-端-軟-智-網”集聚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體系。2020年電子信息產業規模近5000億元,平板顯示、計算機與通訊設備、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等3條產業產值超千億元,集成電路高速增長。聯芯、天馬6代、中航鋰電、神州鯤泰等一批高能級項目落地,產業加速集聚。二是打造數字經濟核心技術策源地。加強核心技術攻關,全市R&D投入占GDP比重居全國前列,32個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 4家單位揭榜工信部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創新重點任務,8家單位中標工信部關鍵應用軟件協同攻關項目,引領未來技術發展方向。三是打造數字特色產業園。依托火炬高新區,優化提升數字產業園。軟件園一期重點發展“大企業總部+新業態孵化”,軟件園二期重點發展“研發創新+應用推廣”,軟件園三期重點發展“融合創新+產業規模化”,同翔高新城重點規劃三年內建成城區10平方公里,引進100家以上規上先進制造業或新一代信息技術企業,力爭達產后年產值超千億元。
在制造業方面,實施智能制造示范和工業互聯網提升工程,95%重點工業企業通過工信部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重點產業管理數字化率先達到100%,建成16座數字化樣板工廠(車間),推動超3000家中小企業上云,培育工業互聯網平臺3個、各類工業APP53個,有力支撐產業數字化轉型。在信息消費方面,積極培育推廣基于數據驅動的新模式新業態,獲批設立福建省首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字節跳動、京東數科等一批營收超百億元企業的優質項目簽約落地。首店經濟、夜間經濟、直播經濟等新商業模式蓬勃發展,2020年網絡交易額1805.2億元,增長30%。數字開放合作方面,加快建設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依托廈門國際協同創新中心、戴爾等平臺,推動數字產品和內容出口。舉辦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伙伴關系論壇、國際動漫節、人工智能大賽等活動,以會以賽促產,加速優質數字資源落地。
同時,堅定不移織牢數字服務網。一方面加速政務數據融合共享,“不見面審批”提升至58%,60個事項“秒批秒辦”,企業開辦用時全國最短,獲評全國營商環境標桿城市。另一方面加快城市管理智慧升級,讓數字化場景深度融入市民生活。推出智慧醫療服務,電子健康檔案覆蓋95%的全市常住人口。疫情溯源系統在抗疫期間發揮重要作用,口罩預約系統入選國際數字化抗疫優秀案例。打造智能交通一張網,“城市公交綜合智慧系統”是國內唯一城市內交通示范項目。我們推廣便民服務“15分鐘生活圈”,“e政務”便民服務站獲評國務院辦公廳典型經典案例,公共服務質量滿意度全國第3,百姓獲得感進一步提升。
此外,進一步夯實數字硬支撐。新網絡領域:加快5G網絡規模部署和應用,全市5G基站超過4000個,建成全球首個5G全場景應用智慧港口,提升物流效率20%。加快建設國家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啟動建設“星火·鏈網”超級節點,全面構筑工業數據采集管理運維能力。新算力領域:強化信息匯聚、分類引導、分層布局和互聯互通,6個數據中心投入使用機柜超萬個,全國首個鯤鵬超算中心落戶廈門,國產化算力資源超過80%。新設施領域:加快建設嘉庚創新實驗室,落地建設中國信通院東南分中心,積極引進IBM創新中心、SAP創新賦能中心,TCL華星光電等一批大院大所和名校名企項目,提升行業數字化轉型能力。
黃曉舟表示,下一步,廈門將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圍繞“十四五”發展規劃,加快建設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伙伴關系創新基地,加快經濟社會各領域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為全方位高質量發展超越提供有力支撐。一是高質量推進數字產業協同發展。做大做強軟件和信息服務業、電子信息產業等支柱產業,發展壯大人工智能、信創等特色產業,培育和引進一批行業龍頭企業,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提升發展能級。二是高標準推進數字技術創新。堅持應用牽引、體系推進,加快建設一批數字經濟領域工程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和新型研發機構等高水平創新平臺。圍繞集成電路、高端軟件、邊緣計算、區塊鏈等核心數字和網絡技術,加強攻關,力爭突破。三是高標準建設“城市大腦”。建設“城市大腦”市級中樞系統,構建全市統一的電子政務網、政務數據中心、政務辦公平臺,拓展各類數字服務應用場景,使城市更智能、治理更精細、生活更便利。四是高水平構建數字生態圈。加快推動數據價值化,培育數字經濟新業態新模式,建設制造業、服務業等行業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加速企業“上云用數賦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