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份戰略合作協議,開啟金融合作新征程;一次次熱烈掌聲、一段段肺腑之言,展現共謀“十四五”的熱切期望與堅定信心。
4月24日上午,福州西湖畔,福建省與大型國有金融機構主要負責人座談會召開。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與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華夏銀行主要領導出席。福建省與7家金融機構分別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標志著我省與各金融機構的合作邁向更深層次、更高水平。在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離不開金融機構強有力的支持。
座談會上,“信心”,是7家金融機構主要領導共同提到的關鍵詞。信心,源自福建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今年一季度,福建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首破萬億元,達10750.60億元。
“福建取得令人矚目的發展成績,讓人欽佩。”中國農業銀行董事長谷澍表示,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發表的重要講話,對福建提出四方面“更大”要求和四方面重要任務,我相信福建將迎來加速發展的新時期。未來五年,農業銀行將發揮自身優勢,在鄉村振興、現代產業新體系建設、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民生工程等方面為福建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
信心,源自福建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除了生態環境優良,我們也感受到了福建良好的營商環境與服務。特別是去年疫情期間,對企業的一系列紓困政策。”交通銀行董事長任德奇說,未來五年將在重大基礎設施、數字經濟、海洋經濟等領域為福建提供金融支持,讓福建市場主體更好感受到金融服務溫度。
信心,源自對有福之地的深厚感情。“這個月,我兩次到訪福建,4月6日參加了廈大百年校慶,并在廈門調研,實地感悟習近平總書記對福建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服務實體經濟是金融的本分,全力支持福建經濟社會發展,我們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中國建設銀行行長王江表示,建行將積極融入并服務新發展格局,立足福建實際,引導金融活水澆灌實體經濟,助力破解社會難點痛點。
“回到福建就像回到了家鄉。”中國銀行董事長劉連舸回憶起曾在福建工作的經歷,“我對福建的發展充滿信心,特別是福建擁有僑的資源優勢,愛國愛鄉、敢拼會贏的福建海外鄉親,是助力我們應對一切挑戰的堅強力量。”他說,中國銀行將以此次簽約為契機,進一步發揮全球化、綜合化優勢,助力福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我曾在福建求學6年,這次回來倍感親切溫馨。”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董事長張金良表示,郵儲銀行將堅守服務“三農”、城鄉居民和中小企業定位,今后五年將在鄉村振興和普惠金融領域、基礎設施領域、民生保障領域為福建提供金融支持,積極融入福建發展大局。
如何融入數字中國建設,也是金融機構負責同志共同思考的問題之一。
“中國工商銀行正在積極打造數字工行,工行與福建在智慧產業互聯網等領域開始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我們將對接好福建‘十四五’規劃,圍繞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現代產業體系建設、普惠金融等領域,助力暢通經濟循環,讓發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眾。”中國工商銀行副行長張文武表示。
“華夏銀行正在努力推進數字化轉型,加速推進線上業務發展、風控智能化、大數據平臺建設、生物識別技術應用等項目落地。”華夏銀行行長張健華表示,將把握數字化浪潮機遇,融入數字中國、數字福建建設,支持福建在電子信息制造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通信服務業等數字經濟領域的重點項目,不斷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我們將全力做好服務保障,為金融業發展營造良好營商環境。我們有信心,未來一定會實現更好發展、共贏發展!”福建省主要領導表示。(福建日報·新福建客戶端記者 林宇熙 鄭雨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