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省疫情防控風險等級調整,涉疫地區部分景區和公共文化場所逐步有序開放。據省文化和旅游廳統計,全省已開放A級景區284家,占比超過66%。
為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假日旅游工作,文旅部門進一步強化各項疫情防控措施落實的督導檢查,包括人群聚集公共文化場所、旅游景區、旅游交通出行的疫情防控和健康碼規范管理,強化應急處置準備。
隨著省內疫情形勢穩定,全省旅行社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采取各項措施,加快業務復蘇。各級文旅部門鼓勵和支持非涉疫地區旅行社積極開發省內低風險地區近郊游、鄉村游、特色游、跨市游等旅游產品;針對疫情期間自由行、小團游需求增加的特點,加大自由行產品的采購與發布。涉疫地區旅行社利用疫情停工期間對員工進行業務及安全生產培訓,練好內功、做好儲備。
國慶期間,漳州、泉州等地陸續調整為低風險地區,相關地區文旅部門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積極推動文旅場所逐步安全有序恢復開放。據了解,漳州目前已逐步開放福建土樓(南靖)旅游區、福建土樓(華安)旅游區等旅游景區和漳州市博物館、紅軍進漳紀念館等公共文化場所;泉州已恢復開放大開元寺、中國閩臺緣博物館、泉州海交館、泉州市博物館、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館等;廈門5日起逐步開放思明、湖里、集美、海滄、翔安區的多數景區、公園等戶外場所,自6日起恢復開放符合條件的室內公共文化場所;莆田6日7時起恢復開放綬溪公園、東巖山公園、玉湖公園等,并將于8日有序開放湄洲島等所有旅游景區和博物館、圖書館等各類公共文化場所。(福建日報記者 郭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