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即將來臨,日前,省民政廳社會事務處處長林建水接受本網采訪,對福建省2024年清明節祭掃工作相關情況進行了介紹。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弘揚孝道、追思親人、祭掃悼念的傳統節日,也是檢驗祭掃服務保障水平、宣傳殯葬改革的關鍵時點。做好清明節期間安全穩定服務保障工作事關百姓福祉,事關社會和諧,對經濟社會發展營造安全穩定的環境有著重要意義。
“雖然目前祭掃已經常態化,但清明集中祭掃已成習慣,帶動節日期間人流、車流劇增,安全風險隱患加大,對做好祭掃服務保障各項工作提出極高的要求。”林建水說,全省各級民政部門要切實提高做好今年清明節祭掃工作的思想認識,加強對清明節祭掃工作的形勢研判和風險評估,持續提升清明節祭掃服務和管理水平,全力以赴做好清明節祭掃服務保障。扎實做好清明節各項風險隱患防范化解工作,堅決守住安全底線,確保清明節祭掃安全、文明、有序。
為滿足人民群眾的祭掃需求,福建省在服務保障方面有哪些具體舉措?林建水說,清明集中祭掃是對殯葬服務保障工作的一次全面檢驗,全省各級民政部門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理念,強化服務意識,不斷創新和細化工作舉措,努力提供優質便民服務,不斷提高人民群眾認可度和滿意度。一是督促指導各殯葬服務機構要通過移動客戶端、微信公眾號、自媒體、廣播電視等渠道,提前發布祭掃相關信息,回應群眾咨詢留言,方便群眾及時掌握祭掃動態;二是通過增設服務窗口、延長服務時間、開通祭掃專線、祭拜專區等,優化服務手段,拓展服務渠道,想方設法提供優質、高效、便捷、溫馨的服務。三是充分考慮不同群體特別是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情況,設立綠色便捷通道,增設醫療救急等服務功能,保障特殊群眾祭掃需求。有條件的地方還可以引入社會工作者提供咨詢、解答、引導等服務。
福建省如何倡導清明節文明低碳祭掃?林建水介紹,一是充分利用清明節集中祭掃的契機,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大力推廣敬獻鮮花、綠化植樹、集體共祭、家庭追思等文明低碳祭掃方式,倡導樹立移風易俗新風尚。二是持續推進“互聯網+殯葬服務”,積極推廣網絡祭掃,遠程告別等在線服務項目。省民政廳將繼續依托閩政通便民服務平臺開設“清明云上祭”專題,鏈接各地祭掃服務平臺,提供網上祭拜、預約祭掃服務。三是各殯葬服務機構要多組織開展“鮮花換紙錢”“絲帶寄哀思”“時光信箱”等活動,引導群眾抵制低俗祭祀用品和封建迷信行為。四是深入挖掘傳統文化內涵,弘揚厚養禮葬、慎終追遠理念,將組織祭掃活動與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鼓勵引導群眾選擇踏青遙祭、經典誦讀等方式緬懷逝者,不斷豐富清明節日內涵。五是引導群眾將追思緬懷逝者與弘揚優良家教家風有機結合起來,由實地實物祭掃轉移到對逝者的精神文化傳承上來。六是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以及紅白理事會等社會組織作用,發揮黨員干部模范帶頭作用,示范帶動群眾文明低碳祭掃。
為應對清明祭掃高峰期采取了哪些措施?林建水說,全省各級民政部門加強與公安、交通、林業、網信部門協同配合,聯合開展會商研判,加強祭掃活動管理,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采取預約、錯峰、分流等方式,降低祭掃高峰期殯葬服務機構和進山入林人流密度,最大程度減少森林火災發生幾率,防止擁擠踩踏導致人員傷亡等次生災害發生。
在談到今年將如何開展違建墓地整治?林建水說,結合清明祭掃工作,各地要進一步鞏固和深化“活人墓”等突出問題整治規范工作成果,持續開展“散埋亂葬”、“活人墓”等違規墓地整治回頭看。各級民政部門要充分認清違規墓地整治的長期性和艱巨性,克服僥幸心理和畏難情緒,對違建墓地持續保持高壓態勢,盯緊重點部位,對頂風違建行為予以嚴厲打擊,堅決防止反彈。要壓實屬地責任,督促指導基層加強日常巡查、源頭管控,及時報告,快速處置,尤其對“兩高”沿線,堅持露頭就打,堅決消減存量,遏制增量。
記者還了解到,今年省民政廳將繼續依托閩政通便民服務平臺開設“清明云上祭”專題,鏈接各地祭掃服務平臺,提供網上祭拜、預約祭掃服務。民政部門提醒,群眾祭掃時,應先了解祭掃所在地發布的相關祭掃信息,關注天氣和交通情況,盡量采取預約、錯峰等方式出行。其次要自覺遵守祭掃相關規定和要求,不得在祭掃現場焚燒紙錢,不燃放鞭炮,不損毀花草,維護公序良俗。群眾可以通過各地發布的清明祭掃公告了解清明祭掃信息,同時,也可以通過各殯葬服務機構熱線電話、移動客戶端、微信公眾號等渠道,及時掌握祭掃動態。(記者 林先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