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馬尾—馬祖“小三通”航線瑯岐客運站迎來一批特殊的客人,共77名馬祖嘉賓在福州海關所屬馬尾海關服務保障下順利入境,赴榕參加第二十六屆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的。
據介紹,2001年開通的福州馬尾——馬祖航線是兩岸間首條海上客運航線,多年來已成為連接福州與馬祖地緣、親緣、商緣的重要紐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發布后,福馬“同城生活圈”建設不斷提速。如何讓老航線煥發新活力,福州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服務舉措。
馬祖同胞想多帶幾瓶高粱酒走親訪友,海關推動將兩岸“小三通”航線旅客攜帶的高粱酒數量從每人4瓶再次放寬至6瓶,讓“酒濃情更濃”;航線班次還不夠多,海關緊密配合航運企業、客運站運營方將馬尾——馬祖、黃岐——馬祖兩條航線的班次增加一倍,由每日每個航線一進一出加密到兩進兩出;有的老年旅客只會講福州方言、溝通不順暢,海關設立了“鄉音服務崗”來幫忙......”
馬祖同胞臺胞楊曜誌是福馬航線上的常客,從事導游工作的他已經記不清坐過多少回“小三通”客船了。他表示,現在班次多了,很多人早上來辦事或者購物,下午就能返回,通關各方面也都很順暢,福州和馬祖本來就是近鄰,這下聯系的更緊密了,確實很方便。
“為幫助馬祖同胞回家之路更順心,福州海關、馬尾海關兩級海關部門都建立了專門工作機制,根據馬祖同胞訴求不斷優化服務保障措施,接下來,還將推出客運站行李安檢和海關旅客行李監管‘一次過檢’、進一步簡化衛生檢疫程序等便利化措施”,馬尾海關副關長王婷說。
親人要常走動,貨物也要常流通。隨著跨境電商的興起,琳瑯滿目的大陸商品已經是臺灣同胞“購物車”中的常客。以往,馬祖同胞“買買買”的大陸電商產品是先運送到臺灣本島再運送到馬祖,物流時效慢,無法實現“快買快收”的體驗效果。能否將發往臺灣地區的電商包裹通過馬祖集貨后再發運?福州海關聯合跨境電商企業、航運企業進行了反復的調研論證,近日,馬尾口岸率先試運行馬尾—馬祖“兩馬”跨境電商海上貨運直航,走出設想變為現實的第一步。
“臺灣地區主流跨境電商平臺對通關時效的考核計算標準是從啟運到抵達臺灣地區任何口岸通關后的時間。而電商包裹從馬尾口岸到馬祖福澳港清關后時間在4個小時,比到臺灣本島速度快了一倍以上。馬祖處于榕臺海運航線的必經之路,與臺灣本島有密集的船運往來,成為對臺跨境電商出口的集散地有其現實的優勢”,電商企業福建慧旭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彬鑫說。
“接下來,我們將力爭這條航線常態化運行,并計劃開拓將馬祖貨物運輸到馬尾口岸的業務,讓我們的集裝箱滿載而去、滿載而回。”中國福州外輪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曹先明躊躇滿志的說道。
同時,福州海關以智慧賦能創新海關監管模式,積極支持對臺跨境電商出口業務開展。在福州市馬尾區的跨境電商物流園內,通過智慧場站監管小程序將海關抽查環節嵌入到包裹收運、揀選、堆存環節,將單個包裹查驗準備時間壓縮到5分鐘;對裝滿貨物的集裝箱施加“5G+AI”智能關鎖,實現運輸到出境口岸后自動解封,有效節約了轉關運輸時間。(記者 陳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