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腑深情,歌唱偉大祖國;余音繞梁,藝壇星光熠熠。
國慶前夕,我省藝術家向全省觀眾獻上了多場精彩絕倫的演出,包括“盛世華章”福建省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民族交響音樂會、“梨園百花頌”福建省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戲曲音樂會、“強國復興有我”福州地區高校師生合唱晚會、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舞劇《絲海夢尋》復排演出等。
9月30日舉行的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舞劇《絲海夢尋》復排演出現場
戲劇大省的藝術大餐
9月27日舉行的“梨園百花頌”戲曲音樂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省首次以戲曲音樂為主體內容的大型專場演出,17家省屬及相關地市戲曲院團,歷時半年精心籌備,300多位專業從事戲曲創作演出的精英會聚一堂。整場音樂會涵蓋京劇、越劇、閩劇、梨園戲、莆仙戲、高甲戲、歌仔戲(薌?。㈤}西漢劇、潮劇等9個劇種以及提線木偶戲、掌中木偶戲等戲曲樣式。
演出現場,70歲的福州市民董春蘭不時舉起手機,為節目攝影錄像。“這些折子戲好些都是年輕時候看過的,我第一次看越劇《江姐》《紅樓夢》的時候才不到20歲,多年過去,再回看這些老戲,唱腔、做打、舞美都是當年無可比擬的。我想,每一個受益于國富民強的人,都會像我一樣感恩祖國、感恩時代!”董春蘭說。
當晚的演出作品,或精選于我省戲曲劇種傳統經典劇目,或為近年來新創、持續打磨并榮膺中宣部“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文華獎、中國戲劇獎等各類重要獎項,或參加中國藝術節、中國戲劇節以及全省戲劇會演收獲佳譽。
晚會不僅會聚了曾靜萍、周虹、吳晶晶、李敏、陳娟娟、孫勁梅、王君安、黃艷艷等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文華表演獎、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活躍在當前我省藝術創作一線的院團中堅力量和劇壇新苗新秀也表現出朝氣蓬勃、接續承傳、昂揚奮發的銳氣和勇氣。
演出總導演、省戲劇家協會副主席金愛珠說:“福建是戲劇大省,我們精選出這些經典之作,既希望烹飪一份文化大餐,也希望提供一份精神盛宴,讓觀眾在舉國歡慶的大喜日子里,對建設家國大業有一份更深邃的閩人智慧。”
閩人歷史的時代表達
“從這里走來/開眼看世界/師夷之長/物競天擇/圖變求強……從三坊七巷走來/決絕/近代風云變幻……史詩一卷/三坊七巷 踏實地 悟思想/而今更譜新篇章。”9月26日晚,歌曲《從三坊七巷走來》一唱響,“盛世華章”福建省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民族交響音樂會的現場一片歡騰。
這首歌曲由福建作家貞堯仔作詞、福建音樂人蔣舟作曲、福建歌手龔丹演唱,傳遞了閩人穿越百年巨變的智慧與力量。
本次民族交響音樂會共分為《序》《紅色隨想》《國風新韻》《時代強音》4個部分,10個演出節目采用民族交響樂隊演奏,同時融合了獨唱、小組唱、獨奏、重奏等表演形式,展現了中華民族管弦樂的獨特魅力和福建多元、厚重的文化。
“我們有二胡獨奏《賽馬》、嗩吶與樂隊《百鳥朝鳳》。前者以磅礴的氣勢、熱烈的氣息、奔放的旋律而深受人們喜愛,無論是器宇軒昂的賽手,還是奔騰嘶鳴的駿馬,都被二胡的旋律表現得惟妙惟肖;后者原是豫劇《抬花轎》的伴奏曲,在大江南北廣泛流行,是一首能充分展示嗩吶藝術魅力的優秀樂曲。”音樂會總導演、省歌舞劇院國家二級導演劉宗鋒表示,整場演出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一份充滿閩人智慧的時代表達和時代擔當。
新近復排的舞劇《絲海夢尋》脫胎于1992年省歌舞劇院原創舞劇《絲海簫音》,于2014年成功創排后,應邀赴聯合國總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歐盟總部以及中央黨校、國家大劇院等國內外重要場合演出60多場,參加“亞信峰會”專場文藝晚會,金磚國家政黨、智庫和民間社會組織論壇專場文藝演出等。
舞劇以800年前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泉州為發生地,講述了阿海、小海父子兩代人前仆后繼、遠征海洋的百姓故事。
執行導演謝南說:“福建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核心區,將一段古樸的百姓家事,鋪展在大歷史背景之下,是閩人胸懷的反映,也是飽含閩人智慧的一份向世界的邀約。”
熱血青春的愛國情懷
“強國有我!復興有我!”9月28日晚,“強國復興有我”福州地區高校師生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合唱晚會在福州大學城文化藝術中心舉辦,在榕各大高校師生會聚一堂。
從《怒吼吧,黃河》《南泥灣》到《我愛你中國》《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國》,再到《在燦爛的陽光下》《燈火里的中國》……以“強國復興有我”為主題,13所高校合唱團唱響經典曲目,熱情謳歌新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復興之路。
“國慶前夕,這樣一場合唱晚會體現了我們青年學子熾熱的愛國情懷。”當晚,福建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合唱團團長連心怡和團員一起獻唱了《怒吼吧,黃河》一曲。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是這首歌》由福建理工大學組成的學生合唱團獻唱。2020年,詞作家常來、曲作家張大力走進“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紀念館,聆聽歌曲背后的創作故事,以歌寫歌,傳頌紅色經典的《就是這首歌》躍然紙上。
“站在舞臺上唱響《就是這首歌》,讓我對‘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句話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參與演出的陳愷妮分享了自己的感受,“當音樂響起時,我們的心仿佛隨著旋律流淌,匯聚成一股不可阻擋的力量。”
“燈火里的中國,青春婀娜。燈火里的中國,胸懷遼闊……”晚會即將進入尾聲,一曲《燈火里的中國》再次引發許多人的共鳴。“國慶期間,我們用歌聲向祖國表達最真摯的祝福。同時也感受到了肩上的責任,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要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福州大學學生合唱團團長邢誠說。
記者 陳尹荔 郭斌 蔣豐蔓 實習生 鄭瑋婕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