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參加省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委員陸續抵達福州,分赴各住地向大會報到。安檢、掃碼登記、領取出席證和會議資料……不到5分鐘,委員就順利完成報到流程,投身出席大會的準備工作。
室外氣溫驟降,但室內委員們參政議政的熱情高漲。“今年重點關注哪方面話題?準備了什么建議和提案?”“過去一年參加了什么調研和協商活動?有哪些新的思考和體會?”……在報到現場,委員們有備而來,直奔主題交流討論。
2025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規劃的謀劃之年,也是新時代新福建建設的關鍵之年。委員們懷揣一年來深入調研、傾聽民聲寫出的提案和建議,滿懷信心開啟新一年的履職征程。
“每次參加省兩會我都很期待,可以把在基層收集到的信息和社情民意,通過政協渠道反映給有關部門,更好幫助基層發聲,解決實際問題。”省政協委員、福建九越律師事務所主任鄧長昌說。
今年,鄧長昌繼續發揮法律專長,聚焦民生熱點,帶來關于我省超齡等從業人員參加工傷保險的建議。“目前,我省社保執行的政策不能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人員和年滿16周歲大中專學校、職業學校實習學生,新就業形態務工人員等人員購買工傷保險。但在超齡等從業人員發生因工損害時,相應賠償責任只能由用人單位承擔,影響了用人單位聘請這類從業人員的積極性。”鄧長昌表示,浙江、上海、四川等地已將不能建立勞動關系的超齡等從業人員以單險種方式參加工傷保險,期待我省進一步完善工傷保險制度,分擔用人單位工傷風險,保障就業人員的合法權益。
作為一位老委員,省政協委員、泉州市第二實驗小學校長李百玲此次參加省兩會依舊激動。身為教育界代表,她長期關注心理健康,此次也將針對該問題帶來她的思考與建議。
“心理健康伴隨著全人群的全生命周期。心理健康問題不僅僅出現在青少年階段,我們也應該注意其在青壯年與獨居老人身上的發展。心理健康問題與家庭、社會環境息息相關,要想促進心理健康、預防精神障礙的發生,需要相關部門密切配合。”李百玲表示,以泉州市為例,目前只有市第一醫院設有專門的心理健康咨詢門診,心理健康問題篩查和治療工作仍存在機構數量不足、心理咨詢師資缺乏等問題。“希望可以推動心理健康診療納入醫保項目范圍,推動線上診療,讓人們更好直面心理健康問題。”
當前,福建正加快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此次省兩會,來自臺盟界別的省政協委員、福建衛生報社副總編輯黃美輝格外關注兩岸融合發展的相關話題。
閩臺關系檔案印證了兩岸歷史淵源,體現了兩岸交流交往,承載著中華民族記憶。“福建各類涉臺檔案資料眾多,但有不少散落在民間,還存在破損嚴重、利用不足、人才缺乏等問題。福建作為臺胞最主要祖籍地,應該加快對閩臺關系檔案實施搶救性保護、收集、整理與修復,進一步講好檔案背后的故事。”黃美輝將重點從制定保護修復計劃、構建閩臺檔案體驗渠道、搭建學術交流平臺、完善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提出針對性建議。
近年來,文旅融合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大熱點。過去一段時間里,省政協委員、省作家協會原二級調研員劉志峰展開了深入調研,此次帶來了關于文旅融合過程中文化元素使用規范的相關提案。“在旅游宣傳的過程中,應該更加注意文化元素的規范化使用,不要錯用混用。這樣游客在旅行中,才能更好地了解地方文化,實現文化在更大范圍的傳播。”
在眾多文化元素中,劉志峰特別重視祖地文化的保護與傳承。“祖地文化是同宗同源的人們對祖先故土所承載文化的一種統稱。它包括語言、習俗、家族傳承、傳統節日等諸多方面,應該更好發揮其在促進兩岸交流、建設共同家園方面的顯著作用。”
擔當時代新使命,凝心聚力譜新篇。委員們表示,新的一年將繼續肩負使命,心系社會發展、民生關切,堅持在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上雙向發力,為新福建建設貢獻更多政協委員的智慧和力量。(福建日報記者 徐文錦 林聞)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以“食”為媒 沙縣小吃亮相國家部委2025-04-28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