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更優環境支持企業發展。全方位深層次建設更好的市場環境、法治環境、開放環境、政務環境、創新環境、產業環境、要素環境、社會環境,讓各類企業沐浴在陽光雨露中,近悅遠來,茁壯成長。企業家們對營商環境有何感受?如何打造更優營商環境,記者采訪了多名企業界的省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聽聽他們怎么說。
營商環境優,則經濟活力好。2025年福建新年“第一會”,便是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大會,部署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重點任務,釋放持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積極信號。
“2025年,信心更足了。”省人大代表、福建品品香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振傳說,福建出臺一系列政策舉措促進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增強了企業家發展信心,進一步激發民營經濟活力。他提到,當前不少企業仍面臨著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他建議,要把政策真正落到實處,用真金白銀來紓困企業,讓企業有更多的資金、資本去創新發展,讓更多的企業感到有信心,感到更溫暖。
省人大代表、大帝集團總裁呂锜同樣關注到了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他提到,福建民營企業大多集中在食品、紡織、鞋服、建筑等傳統行業,建議政府推動行業協會、商會等組織開展產業鏈協同,鼓勵金融機構與企業、上下游供應商合作,發展供應鏈金融。通過優化供應鏈金融模式,提升資金流轉效率,降低融資成本,從而有效緩解民營企業的融資困難。
“過去一年,全省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民營經濟呈現積極向上的勢頭。”省人大代表,福建新紀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邱為海帶來了以更優更實的舉措提振民營經濟的建議。他表示,對民營企業而言,有機會、有項目、可預期、有回報就是最大的營商環境。他建議,要進一步明確相關程序和做法,鼓勵支持國有資本、國有單位相互促進、協同發展,盡可能多方面、多渠道地解決民營企業銷售端等方面問題,切實推動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從而促進國有和民營企業真正良性發展壯大起來。
報告提出,開展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省人大代表、豆訊科技董事長鄭麗煌拋出了自己的看法,她建議,應著重發揮人大監督的剛性與權威性,在監督工作中,多圍繞有利于各區域實體經濟發展的立法方案,有效保障我省營商環境、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堅決遏制基層執行“一刀切”和違規粗暴執法現象。
“需加強對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監督力度,比如行政審批、市場監管、稅費征收等與企業經營密切相關的環節,確保監督工作精準有力、取得實效。”鄭麗煌說。
“政府務必帶頭講誠信,新官理舊賬,說話要算數,做到言而有信、誠實守信、增強互信。”報告中的這句表態讓省政協委員、福建兄弟智慧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登輝倍感振奮。他為解決地方政府拖欠民營企業資金問題提出了對策。他建議,出臺相關政策法規,明確政府部門在項目采購、合同簽訂及賬款支付等環節的規范和責任,建立防止新增拖欠賬款的長效機制,同時將清欠工作納入地方政府績效考核體系,對于清欠工作不力、新增拖欠的部門和相關責任人進行嚴肅問責,增強各部門對清欠工作的重視程度和執行力。(記者 盧金福 馮川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