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3月18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促進高質量發展”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四場。省委政法委、省法院、省檢察院、省公安廳、省司法廳、福州市委政法委有關負責同志現場介紹關于我省打造公開透明的法治化營商環境的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健全制度體系
打造常態長效的法治化營商環境
出臺福建歷史上首份營商環境建設規劃,制定促進公平競爭條例,修改企業和企業經營管理者權益保護條例,對900多份涉企地方性法規規章、行政規范性文件、政策文件開展清理工作,集中整治亂收費、亂罰款、亂檢查、亂查封……據介紹,近年來,我省著力服務大局,持續優化護企政策體系,平等保護公有與民營、本地與外地、大型企業與中小微等各類企業,確保各類經營主體在公平、透明、穩定和可預期的環境中安心經營、穩步前進。
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2022年,福建立法實施的《福建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在全國率先從省級地方性法規層面,授權檢察機關開展營商環境領域行政違法行為監督。
“全省檢察機關充分發揮行政檢察職能,積極主動作為,實施精準服務,監督和促進公正司法、依法行政。”省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許志鵬介紹,《條例》實施以來,全省共辦理督促行政機關依法履職監督案件1489件;推動將行政檢察監督納入省政府營商環境數字化監測督導體系,以特色監測指標促進協同共治,并被寫入最高檢發布的《行政檢察工作白皮書》。
此外,省檢察院會同省法院建立檢法行政訴訟專業會議機制,就服務保障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規范市場監管類投訴舉報案件辦理等內容出臺專業會議紀要,推動重點領域統一辦案尺度;圍繞統一“三小”(小作坊、小餐飲、小攤販)食品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裁量問題,聯合省法院、省司法廳、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會商形成紀要,避免“小案重罰”“過罰不當”,為小微經營主體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聚焦權益保障
促進執法司法公平公正
“福建公安以‘閩劍’‘昆侖’等專項行動為抓手,依法快偵快破侵企經濟犯罪案件,2024年度為企業挽回經濟損失13.1億余元,實現侵企經濟犯罪發案數同比下降,破案數、打擊人數、追贓挽損數均同比上升的良好態勢。”省公安廳黨委委員、副廳長胡楠在發布會上披露的信息,是我省持續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的有力例證。
平安建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石。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全省政法機關堅持打防結合,持續深化掃黑除惡斗爭和重點領域專項治理,依法懲治侵害企業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掃黑除惡斗爭成效實現全國“五連優”;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推動涉企矛盾糾紛快速響應調處機制覆蓋全省所有企業園區。
“堅持問題導向,拿出務實的改革舉措,以法治‘溫度’提升企業‘體感’。”省委政法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書記李杰鵬介紹,針對違規異地執法和趨利性執法問題,我省嚴格執行公安機關異地辦案程序性規定,完善執法監督,暢通復議、申訴等救濟渠道,開展營商環境執法檢查和涉企案件評查,組織全省各級政法機關自查評查案件9.3萬余件。
針對“超權限超范圍超數額超時限”查封扣押凍結問題,依法采取活封、活扣等善意文明執行方式,推進涉案財物跨部門集中管理平臺建設,出臺規范民事財產保全11條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影響。
針對涉企案件執行工作,健全便捷高效訴訟服務,強化善意文明執行,2024年執結案件25.21萬件,執行完畢率、執行到位率均位居全國前列;在努力兌現經營主體勝訴權益的同時,完善失信懲戒和信用修復機制,為被執行人修復信用6.51萬人次。
省法院副院長吳麗雪介紹,去年全省法院全面貫徹平等保護原則,審結商事案件22.76萬件,加大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力度等9項工作入選2024年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典型經驗做法;泉州德化被確定為全球第2個版權保護優秀案例示范點;運用全國首創的“執破直通”機制,推動合力泰、福建傲農等上市企業高效重整,有效盤活資產。
優化法治服務
營造惠企安商“暖環境”
福建法院在全國首創“跨域立案”訴訟服務模式和司法集約送達“185”模式,不斷提高訴訟服務效率;福建公安推動“企業信息變更”等11項“高效辦成一件事”集成服務套餐入駐閩政通APP上線運行,加強公安綜合服務窗口建設,實現“一窗通辦”“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全覆蓋運行;為緊急出國出境參加商貿洽談、簽訂合同等的企業員工,提供出入境證件“加急辦”服務,將辦證時限從7個工作日提速到2~3個工作日……
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全省政法機關傳承弘揚、創新發展“晉江經驗”,持續優化政務、法治服務供給,打造“親清護企”等一系列護企安商品牌。
把法律服務送到企業“家門口”。完善“百所聯百會”等律師服務企業長效機制,持續開展“法律服務進千企惠萬企”和企業“法治體檢”等活動,每年組織法治惠企講座超過500場次,制發涉企司法建議、檢察建議和公安提示函700余份,幫助企業提高法律風險防控能力,增強企業發展的內生動力。
匯聚資源護航企業揚帆“出海”。我省把海絲中央法務區作為“海絲”核心區建設的標志性工程,加快建設國際商事海事爭端解決優選地,累計引入涉外法律服務機構或項目超過260個,匯聚法律服務、泛法律服務機構4000余家。海絲中央法務區各片區構建“三庭一點”涉外審判新格局,依法審結涉外、涉港澳臺民商事案件1.58萬件,涉及5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設國際法商融合服務基地,為500余家創新主體提供海外依法維權培訓、預警信息等服務。(福建日報記者 蘇依婕 實習生 謝昕燁)